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坐著高鐵看中國|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青藏鐵路鋪就致富路

王浡 劉洪明 王豔 發布時間:2020-10-08 09:45:00來源: 新華網

  10月的青藏高原已有寒意,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wu) 蘭(lan) 縣茶卡鎮巴音村的申得屏,一早打開家庭賓館的大門。

  巴音村是移民搬遷村,2016年從(cong) 山裏整體(ti) 搬遷到了茶卡鎮。“以前住在老村的時候,我老公在外麵打工,我在家裏種點小麥、青稞、油菜,日子過得很艱辛。”申得屏說,“搬到了茶卡鎮,我們(men) 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坐著高鐵看中國)(1)青藏鐵路串起高原旅遊“珍珠鏈”
9月23日,遊客在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遊玩。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新村緊鄰茶卡鹽湖景區,鄉(xiang) 親(qin) 們(men) 紛紛嚐試開辦家庭賓館,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

  “政府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建設的都是高標準的住房,樓上樓下共120平方米的二層小樓,配套的庭院,完備的上下水,還有便捷的交通,為(wei) 我們(men) 發展家庭賓館提供了先決(jue) 條件。”巴音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劉予洪介紹,隨著茶卡鹽湖旅遊火熱,政府鼓勵村民開辦家庭旅館,每戶給予5萬(wan) 元補貼,建成後,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自主經營,如果家中人手不足,也可以把賓館租出去,1年租金可達到11萬(wan) 元。

  申得屏說,2016年,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開行“天空之境”旅遊專(zhuan) 列,從(cong) 西寧發車,4個(ge) 半小時直達茶卡,讓本就很火的茶卡鹽湖迎來新的遊客增長點,越來越多的旅客走進茶卡鹽湖,走進巴音村。

  “我們(men) 現在把土地都流轉了出去,專(zhuan) 心做好家庭賓館。”申得屏說,家庭收入從(cong) 原來的每年十幾萬(wan) 元,增長到現在的二三十萬(wan) 元,旅遊專(zhuan) 列的開通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收入翻倍。

  記者從(cong)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客貨管理部了解,自2016年開設茶卡旅遊專(zhuan) 列以來,已發送旅客超過50萬(wan) 人次。

  這個(ge) 長假,茶卡鎮賓館一鋪難求。“今天又是爆滿,有的顧客提前1個(ge) 多月就訂好了。”申得屏坐在櫃台前熟練地在電腦上登記著入住信息,“我回頭跟老公商量再承包一個(ge) 賓館,再雇幾個(ge) 服務員。”

(坐著高鐵看中國)(2)青藏鐵路串起高原旅遊“珍珠鏈”

  9月22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wu) 蘭(lan) 縣茶卡鎮巴音村,當地村民申得屏在自家經營的家庭賓館內(nei) 整理床鋪。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藏鐵路給沿線帶來的改變,遠不止這些。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色瑪村有800多戶人家,原來是個(ge) 靠天吃飯的農(nong) 業(ye) 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低保戶就有19戶。“種點地,養(yang) 點牛羊,家裏也沒啥太多收入,感覺一輩子就這麽(me) 窮過去了。”村民尼瑪次仁回憶,“最窮的時候還要去親(qin) 戚家裏借酥油,家裏連一件像樣的電器都沒有。”

  2006年,青藏鐵路格拉段正式通車,拉薩貨運西站在色瑪村旁拔地而起,給尼瑪次仁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帶來致富新希望。

  “火車把貨都卸在這兒(er) ,還要從(cong) 市裏叫車過來拉貨,又遠又不劃算。”尼瑪次仁說,“2007年,我們(men) 村在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色瑪振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搞起了物流,跑起了運輸。”當時33歲的尼瑪次仁成了振通物流公司的經理。

  拉薩貨運西站為(wei) 這個(ge) 村辦企業(ye) 提供了很多優(you) 惠政策,專(zhuan) 門安排藏族職工手把手地教村民辦理貨運手續,走進村子宣傳(chuan) 鐵路貨運新政策。13年來,振通物流公司飛速發展,從(cong) 原先30輛小型貨車發展到100多輛大型貨車。

  “公司員工人均年收入都在10萬(wan) 元以上。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業(ye) 務種類逐漸增多,還經營集裝箱、建材等貨運。”尼瑪次仁說,村民們(men) 還開起了超市、旅館和修車鋪等,生意越做越好。色瑪村已經從(cong) “農(nong) 業(ye) 村”變成“物流村”。

  2015年,色瑪村全部脫貧。到2018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1萬(wan) 元。

  當地像色瑪村一樣靠“神奇天路”改變貧困的,還有加絨村、加錯村、柳梧村……

(坐著高鐵看中國)(6)青藏鐵路串起高原旅遊“珍珠鏈”

這是9月23日拍攝的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一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記者了解,隨著青海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以及青藏鐵路運行圖的不斷完善,巴音村的旅客入住“旺季”越來越長;拉林鐵路就要開通了,色瑪村的物流生意也要越來越紅火了……

  “忙點好,越忙越開心。”尼瑪次仁揚了揚手中的接貨單,臉上蕩漾著歡笑。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