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駐村扶貧幹部:我是拉阿村“第95戶村民”
圖為(wei) 張金利與(yu) 技術專(zhuan) 家共同解決(jue) 埋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資料圖)甘肅省水利廳供圖
“駐村兩(liang) 年,我不再是村民口中‘省城來的幹部’,而是第95戶”。2018年8月,甘肅省水利廳派張金利前往甘南州舟曲縣果耶鎮拉阿村當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shu) 記,“第一次來舟曲是跟著單位救援隊在暴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災,當再次踏上舟曲之路,有點期待,現在它是什麽(me) 樣子。”
坐落在甘肅省舟曲縣果耶鎮北部的拉阿村是藏族貧困村,村莊三麵環山,林草繁茂,全村94戶藏族村民被大山托舉(ju) 在平均海拔約2200m的高曠地帶,地理環境製約著當地經濟發展。
圖為(wei) 張金利調研適合阿拉村種植的農(nong) 作物,經過不斷改良技術後,產(chan) 量大大提高。(資料圖)甘肅省水利廳供圖
初到村上,張金利看見村裏隻有兩(liang) 個(ge) 取水點,很多人取水都不方便,冬天管道還會(hui) 結冰,藏族阿媽每天隨身背著水桶,隻要路過取水點就接水,孩子們(men) 也隨身背著水壺,見此情景,張金利換位思考,“長期生活用水問題是最迫切的”,他立馬查閱資料、請教專(zhuan) 家,經過一個(ge) 月調研,根據當地特點,“埋設飲水管道預防管道結冰。”
2019年7月,張金利爭(zheng) 取到25萬(wan) 元水利項目資金,計劃在水源地建設蓄水池1座、截流壩1座,埋設飲水管道2km,為(wei) 該村挖建防凍井100口。
“部分農(nong) 戶院內(nei) 地下水位較淺,防凍井開挖過程中,地下水容易滲出,影響管道和閥門安裝和施工。”防凍井和飲水管道很快就動工了,問題也隨之而來,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張金利請來4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對滲水井采取水泥硬化等防滲措施,解決(jue) 了滲水和管道安裝技術難題。”
管道開挖過程中,難免要損壞個(ge) 別農(nong) 戶田地、硬化地麵,張金利主動入戶,承諾在施工完畢後及時恢複農(nong) 田原貌和硬化地麵,看到農(nong) 戶都理解了,“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yu) 落地,總算是解決(jue) 了拉阿村冬季‘飲水難’問題”。
冬季有了水的阿拉村整個(ge) 生活都換了姿態,村民屠魯列說:“現在一年四季吃水都不用愁了。”這股源源不斷的細流,為(wei) 拉阿村注入了一股生機。解決(jue) 了取水問題後,張金利還協調成立農(nong) 村合作社發展當地特色農(nong) 業(ye) ,解決(jue) 土地閑置、產(chan) 量低等問題,如今,一年到頭,拉阿村家家戶戶都能分到合作社的盈利。
張金利見證了拉阿村從(cong) 一個(ge) 貧困落後的小山村逐步蛻變成為(wei) 一個(ge) 設施完善、村容整潔、生態美麗(li) 的新農(nong) 村,這段艱辛的曆程中,有他的參與(yu) 努力,也是基層工作者共同的心血與(yu) 汗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加速古遺址“八角城”活態保護:有人的地方才是城
當地文旅部門正在擬定下一步保護方案,計劃從城牆加固、專業文保人才培養、數字化防護等加速保護,全方位守候古城。[詳細] -
甘肅迭部:“紅綠融合”繪鄉村旅遊新畫卷
經過三年的打造,高吉村成了一個“古樸與現代”相融合的秀美藏族村落。村子在保留藏族村落原本麵貌的基礎上,融入了流行的民宿風格,隨處可見的紅色文化元素,也讓其韻味別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