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圖為(wei) 青海河南縣雪多犛牛。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供圖
12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了解到,近日,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縣青稞、尖紮縣山羊、蕎麥、湟源縣犛牛肉等10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評審。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青海省89個(ge) 產(chan) 品納入《全國地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普查備案名錄》。按照“立足資源優(you) 勢,圍繞產(chan) 業(ye) 鏈條,抓好地標保護,帶動特色品牌”的發展思路,積極培育品質優(you) 良、風味獨特的鄉(xiang) 愁產(chan) 品。特別是啟動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示範省以來,青海投資2000餘(yu) 萬(wan) 元,挖掘保護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文化遺產(chan) 和農(nong) 牧業(ye) 知識產(chan) 權,加大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登記保護力度,努力打造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引領、一二三產(chan) 融合、生產(chan) 生活生態協調的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樣板。
截至目前,78個(ge) 農(nong) 畜產(chan) 品通過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占普查資源數的87.6%。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稱多縣采訪見聞:備足糧草好過冬
“飼草料是牛羊過冬必備的口糧。”看著眼前一捆捆青幹草,日昂說,隆冬將至,盡早儲備飼草料,已經是幹部群眾的共識。[詳細] -
“犛牛入股”增收入 高原“白帳篷”走出草原脫貧路
草場輪牧、牲畜草場折價入股、牲畜分群飼養、用工按勞取酬、社員分工分業、收益按股分配……成為澤庫草原脫貧攻堅的“拉格日”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