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天天學習丨生態移民村裏的深情祝福

發布時間:2021-01-05 10:52:00來源: 央視網

  唐古拉山鎮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2004年以前,在這片美麗(li) 卻險峻的高原上生活著的藏族同胞,幾乎與(yu) 外界隔絕,他們(men) 很少走出大山,還按照傳(chuan) 統的遊牧方式生活。

  深居高原、交通不便,村民們(men) 想把牧養(yang) 的牛羊賣個(ge) 好價(jia) 錢都難。一隻羊換2箱方便麵;一頭母牛換4袋麵……在平原地區,這是難以想象的交易,但在很少有車輛到達的高原腹地,卻是村民們(men) 當時麵臨(lin) 的現實。

  比這更讓人揪心的,是生病。從(cong) 這裏外出,往返一趟加上中間耽擱的時間,要六七天。曾有人得了闌尾穿孔,因得不到及時救治而不幸去世。

  還有一種危機也在時刻威脅著唐古拉山鎮的村民們(men) 。遊牧生產(chan) 讓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同一片草場能養(yang) 活的犛牛,短短二三十年就銳減了四分之三。與(yu) 此同時,旱澇交替、鼠害連年也給村民發展畜牧增添了困難。

  重重大山的阻隔、落後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製約著唐古拉山鎮的發展。為(wei) 改善村民生活、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唐古拉山鎮的6個(ge) 村子128戶村民從(cong) 2004年開始生態搬遷,他們(men) 的新家園坐落在400多公裏外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被命名為(wei) 長江源村。

  這個(ge) 生態移民新村裏,座座小樓拔地而起,基礎設施建設齊備,村容村貌也很整潔。迎接藏族同胞們(men) 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

  然而,下山容易安置難。盡管當地政府嚐試了興(xing) 辦藏毯加工廠、開發種養(yang) 殖項目等,但對剛搬遷到城郊的藏族同胞而言,工廠生產(chan) 難以馬上適應,農(nong) 作物種植經驗也不是片刻就能掌握的。他們(men) 一沒有技能,二沒有知識,即便打零工,一天也隻能掙四五十塊錢,還不是天天有活幹。

  直到脫貧攻堅戰全麵打響,長江源村藏族同胞麵臨(lin) 的難題才得以有效解決(jue) 。

  2016年8月22日,對長江源村的藏族同胞來說,是個(ge) 難忘的日子。這一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村裏調研指導。

  “我來看你們(men) 。”總書(shu) 記一下車就說的這句話,讓村民們(men) 倍感親(qin) 切。

  哈達、切瑪、青稞酒,長江源村的藏族同胞用最隆重的禮儀(yi) ,表達對總書(shu) 記最熱烈的歡迎。

  村民對搬遷安置的房子滿不滿意,生態獎補政策有沒有落實到位,孩子是不是就近入學,村民能不能看得起病……在村民申格家,總書(shu) 記問得最多的,是長江源村藏族同胞搬遷後的生計問題。

  聽到申格連聲“滿意”的回答,看到申格家的草原證,又聽說他們(men) 光承包草原拿到的獎補就有14萬(wan) ,再環顧申格家裏的布置,總書(shu) 記欣慰地說:“這就算富裕生活。”

  “我們(men) 的夢已經實現了,我們(men) 現在已經脫貧了。”有村民這樣向總書(shu) 記匯報。

  “你們(men) 的幸福生活還長著呢。”總書(shu) 記深情祝福他們(men) ,“希望你們(men) 健康地生活,健康長壽。”

  “紮西德勒!”看到總書(shu) 記結束調研將要離開村子,長江源村的村民們(men) 依依不舍。他們(men) 聚在一起,揮舞著潔白的哈達,向總書(shu) 記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為(wei) 了讓藏族同胞搬得出、穩得住,能順利融入新村生活,並實現安居樂(le) 業(ye) 、長遠發展,當地黨(dang) 委和政府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把黨(dang) 和政府的溫暖一一落實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確權發證、兌(dui) 現草原獎補政策,為(wei) 長江源村村民送來致富“敲門磚”;硬化村裏的道路、改造天然氣和供水管網、建成衛生室和敬老院、將學校開在村民家門口,一係列配套設施建設,讓村民過上便捷生活;舉(ju) 辦技能培訓班、提供就業(ye) 信息和服務,為(wei) 村民解決(jue) 就業(ye) 難題,“扶上馬”再“送一程”。

  一幅向著富裕、美好生活奮進的壯麗(li) 圖卷,在格爾木的南郊徐徐鋪開。

  2017年,長江源村正式脫貧摘帽;2019年,長江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萬(wan) 元,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率都達到100%;2020年,全村適齡兒(er) 童就近入學,孩子們(men) 的畢業(ye) 率、升學率達到“雙百”。

  如今,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長江源村家家戶戶飄揚。在總書(shu) 記的深情關(guan) 懷下,村民們(men) 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美滿。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