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小小羊肚菌:撐起致富“傘”,紮下發展“根”

發布時間:2021-03-23 10:58:00來源: 新華網

  走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本科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廖存梅和兩(liang) 名工友正在將羊肚菌菌種裝袋。他們(men) 三個(ge) 人一天,能裝一萬(wan) 袋。


圖為(wei) 廖玉梅正在攪拌羊肚菌培養(yang) 基質。新華網 魚昊 攝

  2019年,32歲的廖存梅來到青海卓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羊肚菌種植基地務工。從(cong) 一無所知、無從(cong) 下手,到如今一人就能完成羊肚菌的培養(yang) 基裝袋、接種、拌料、管護、采收等工作,她僅(jin) 用了兩(liang) 年時間。

  “在來這裏工作之前,我在餐廳打工,收入不高,家裏的老人和孩子也照顧不上,一直想找份穩定工作。聽說村裏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正在招聘員工,我想都沒想就去報名了。”廖存梅說,當初報名的時候,自己對羊肚菌種植並不了解,擔心自己選不上,但沒想到,基地負責人不僅(jin) 招收了不少與(yu) 她同村的村民,還開展了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讓大家掌握了種植羊肚菌的手藝。

  如今,廖存梅已經成了村裏羊肚菌種植的技術帶頭人。在她的帶領下,不少村民也掌握了羊肚菌種植這門技術活。

  從(cong) 種植到采摘、從(cong) 公司的一線工人到管理人員,本科村80%的村民都跟卓辰農(nong) 業(ye) 公司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株小小的羊肚菌將大家連在一起,解決(jue) 了當地的就業(ye) ,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資料圖)種植在大棚裏的羊肚菌。新華網 魚昊 攝

  據了解,卓辰農(nong) 業(ye) 公司羊肚菌種植基地成立於(yu) 2016年,共流轉本科村700多畝(mu) 土地,其中300多畝(mu) 土地用於(yu) 種植羊肚菌,另外一半土地專(zhuan) 門種植羊肚菌所需的小麥。為(wei) 了給羊肚菌創造更加優(you) 質的生長條件,卓辰農(nong) 業(ye) 公司通過對野生羊肚菌原種的仿生栽培,利用先養(yang) 土再養(yang) 菌的方式,培育出了具有高原優(you) 質生態品質的羊肚菌,讓羊肚菌在貴德縣“安家落戶”。

  “我們(men) 用小麥做羊肚菌的菌種,用麥草做赤鬆茸。羊肚菌營養(yang) 裝袋的基質,回收後還能培育姬菇;姬菇培育完後,再用姬菇的廢棄袋種雞腿菇,種完雞腿菇後的廢棄袋經發酵,還能用作小麥的有機肥。”青海卓辰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張國平介紹,經過幾年發展,公司共摸索出20項專(zhuan) 利發明,讓土地利用發揮出最大價(jia) 值,農(nong) 作物廢棄料不斷循環利用。


圖為(wei) 羊肚菌生絲(si) 培養(yang) 皿。新華網 魚昊 攝

  地處黃河上遊的貴德縣被稱為(wei) “高原小江南”,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yu) 氣候優(you) 勢,十分適合發展高原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貴德縣副縣長馬誌明介紹,從(cong) 最初探尋摸索發展之路,到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小小羊肚菌發揮出巨大作用。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