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牢築產業基礎 四川省稻城縣亮出鄉村振興新名片

發布時間:2021-05-08 10:28:00來源: 新華網

  彼時,村民靠上山挖蟲草、撿鬆茸維持生計,如今,下起了“產(chan) 業(ye) 棋”,撐起了“致富傘(san) ”;彼時,被時光遺忘的村旮旯,如今蝶變成了3A級旅遊景區……

  這一切的變化絕非偶然,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梯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帶來的紅利。產(chan) 業(ye) 好比是鄉(xiang) 村發展的“牛鼻子”,抓住它,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大有希望。近年來,稻城縣堅持因地製宜,突出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呈現出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傳(chuan) 遞出一張張獨具地方特色的新名片。


鮮嫩的羊肚菌。(稻城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特色種植業(ye) 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新引擎

  3月的俄牙同鄉(xiang) 羊肚菌種植基地,一朵朵鮮嫩的羊肚菌長勢喜人,種植戶們(men) 深入田間地頭的大棚內(nei) 進行集中采摘,再晾曬烘幹,種植戶們(men) 忙得不亦樂(le) 乎……這是俄牙同鄉(xiang) 羊肚菌豐(feng) 收季的景象。

  據稻城縣俄牙同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丁真多吉介紹,自2019年開始,該鄉(xiang) 先後在牙埡村成立合作社,並選取10戶試種了7畝(mu) 羊肚菌,畝(mu) 產(chan) 達100斤幹貨,按當時市場價(jia) 格收入達37000元。嚐到試種甜頭,村民紛紛開始種植,今年繼續擴種67畝(mu) ,每畝(mu) 投資1.5萬(wan) 元用於(yu) 大棚建設,采取“縣委政府資金補助+農(nong) 戶自籌”的模式,目前,羊肚菌已全部銷售完。其中,村民牙古家除去投入資金,畝(mu) 產(chan) 收入10457元。

  發展羊肚菌產(chan) 業(ye) 隻是俄牙同鄉(xiang) 致富增收的途徑之一,黑花生的種植也讓農(nong) 民步入致富快車道。

  據悉,俄牙同鄉(xiang) 以牙埡村嘉堆汪修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為(wei) 龍頭,先後在2017年試種5畝(mu) 、2018年試種50畝(mu) 、2019年種植89畝(mu) ,帶動了29戶貧困戶236人增收,畝(mu) 產(chan) 達3000元,比傳(chuan) 統種植玉米收入翻了一番。2020年,該鄉(xiang) 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為(wei) 運作模式和經營模式的發展道路,再次擴大麵積種植320畝(mu) ,產(chan) 量達6萬(wan) 餘(yu) 斤,收入達72萬(wan) 元,帶動了全鄉(xiang) 5個(ge) 行政村村民增收。


黑花生種植。(稻城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支撐。下一步,稻城縣將深入貫徹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補齊“三農(nong) ”短板,聚焦發展富民產(chan) 業(ye) ,建設和提升稻城藏香豬、稻城飛雞、黑青稞、黑花生等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聚力打造一批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

  “窮山溝”蝶變田園觀光旅遊3A景區

  “這幾年變化太大了,以前我們(men) 村是個(ge) 靠天吃飯的窮山溝,現在已是3A景區,村裏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景觀也逐步打造出來,村風民俗也得以淳化,日子真是越過越好。”稻城縣巨龍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徐紹龍介紹道。


旅遊和養(yang) 殖並存。新華網 張黎萍 攝

  走進然央村,一幅田園風情畫卷撲麵而至:潺潺流過的小河環抱著藏式民居,村民一邊用當地語言唱著歌一邊勞作。

  但幾年前的然央村卻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村民們(men) 僅(jin) 僅(jin) 依靠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鬆茸、蟲草采挖過日子。57歲的村民阿友嘎便是其中的一員。據阿友嘎講述,“以前一年隻能收入一萬(wan) 多元,現在新增了在養(yang) 雞場做零工的收入,一天就能多掙120元錢。像我這麽(me) 大年齡,在本村就能掙錢,很有幸福感。”

  而阿友嘎提到的養(yang) 雞場正是當地政府為(wei) 了帶動整村發展,引進外來企業(ye) 建成的然央農(nong) 莊中的一部分。據悉,然央農(nong) 莊創新“支部+合作社+企業(ye) ”模式,引進企業(ye) 投資,建成了林下藏香雞養(yang) 殖和高原冷水魚養(yang) 殖基地,實現了藏香雞和高原冷水魚的規模化養(yang) 殖,帶動了周邊5個(ge) 村集體(ti) 經濟和村民增收,年增收可達60多萬(wan) 元。同時,通過“三金”(產(chan) 業(ye) 周轉金入股、土地流轉租金、群眾(zhong) 務工傭(yong) 金)的形式,然央村戶均年增收1.8萬(wan) 元。

  然央村不僅(jin) 有了節點景觀、水梯景觀、遊客步遊道以及休閑廣場等旅遊服務設施,通過庭院美化、村道綠化、邊坡彩化等方式,也增補了感受高原文化、體(ti) 驗藏家風情、享受休閑度假的旅遊新村承載功能。然央村正借力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走出一條“產(chan) 業(ye) 助力、康養(yang) 休閑、農(nong) 旅融合”的高原田園綜合體(ti) 新路子,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