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蓉昌高速:通往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從(cong) 成都出發,向西北都江堰方向駛去,出了市區就上了蓉昌高速。陽光下,蓉昌高速如一條穿梭在峰巒疊翠間的金線,不斷向川西高原深處延伸。
曾經,這是一條充滿藏羌風情的茶馬古道。但由於(yu) 處於(yu) 青藏高原板塊向東(dong) 南推覆擠壓的地帶,地質災害隱患大,沿線生活環境惡劣,生態極其脆弱,經濟發展受到極大製約。
“以前來回騎馬要走一天一夜,現在有了這條路,到牧場隻需一個(ge) 小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上杜柯鄉(xiang) 吾克基村牧民羅波口中的“這條路”,是當地政府前些年建設的通村公路。
過去,每次去城裏采購生活物資,或是夏冬季節趕著牛群、羊群轉場遷徙,都是當地牧民最頭疼的事情。“現在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牧民尕爾瑪蘭(lan) 波說,路通後,很多牧民買(mai) 上了汽車、拖拉機,過去轉場遷徙“馬背牛馱”變成了現在的“四個(ge) 軲轆開起走”。
如今,脫貧路、產(chan) 業(ye) 路、聯網路等“毛細血管”不斷打通,覆蓋越來越多的鄉(xiang) 村。物流站、公交站、郵政服務站等建設不斷推進,交通、郵政、商貿、供銷等資源整合起來,阿壩州的土特產(chan) 運得出,八方遊客進得來,交通從(cong) “出行路”向“產(chan) 業(ye) 路”“旅遊路”延伸拓展。
大禹文化旅遊區、桃坪羌寨、甘堡藏寨、鷓鴣山自然公園……在阿壩州,這些文化古跡、景點就像一顆顆珍珠。蓉昌高速就像一條線,把這些散落的珍珠串了起來。“去年‘彩林節’期間,好多外地遊客開車來我們(men) 縣裏玩,我開的農(nong) 家樂(le) 最多時一天住了200多人。”黑水縣羊茸哈德村村民班瑪告訴記者,全村去年“彩林節”期間接待了上萬(wan) 名遊客,參與(yu) 接待的村民最少分紅也有兩(liang) 萬(wan) 多元。
2020年,蓉昌高速汶川至馬爾康段分段落通車,阿壩州接待遊客量達3604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1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32%。
“春天到畢棚溝觀雪山花海,夏天來桃坪體(ti) 驗羌寨風情,秋天到米亞(ya) 羅看層林盡染,冬天去古爾溝泡溫泉。”四川鐵投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唐勇告訴記者,道路的延伸,串聯起更多的旅行目的地,順勢催生沿途旅遊經濟,“汶馬段通車後,沿路‘打卡’川西風光的遊客成倍增長。當地百姓都說,蓉昌高速是一條通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幸福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沿著高速看中國|在路上,品味民族團結的芬芳
十八大以來,全國多地高速公路建設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穿過廣大民族地區的一條條高速公路,是致富路、文明路,也是民族團結路。[詳細] -
“雲端高速”串聯藏羌民族風情
汶馬高速位於四川盆地山區向青藏高原過渡地段,與G317平行布線,全長172公裏,海拔高程從1320米上升到3225米,地形十分複雜,橋隧比高達86.5%,被稱為“雲端高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