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寨溝火花海亮相世界遺產大會 分享修複恢複成功經驗
7月16日,第44屆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在福州開幕。這是中國第二次承辦世界遺產(chan) 大會(hui) ,也是中國在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保護領域承辦的最高規格的國際會(hui) 議。四川省九寨溝火花海作為(wei) 世界遺產(chan) 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與(yu) 修複成功案例亮相本次展覽。
為(wei) 最大限度恢複火花海本來麵貌,九寨溝管理局多次邀請專(zhuan) 家現場勘查,通過科學論證和方案比選,確定了修複恢複火花海湖群坍塌堤壩缺口與(yu) 裂縫的技術方案。此後,又聯合成都理工大學等單位創製了“振衝(chong) 碎石固基、糯米灰漿築壩、竹錨加筋護坡、生態材料堵縫、分形景觀設計、本土植物綠化”的技術體(ti) 係,還原了火花海潰壩前地下水滲流、地表水溢流、生態水供給、大氣降水調控,維持了鈣華沉積平衡,恢複了震前生態係統。同濟大學徐祖信等院士專(zhuan) 家認為(wei) ,火花海“圓滿完成了修複任務,實現了各項考核指標,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
據了解,目前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與(yu) 意大利並列世界第一。四川共有5項,數量居全國首位。其中青城山與(yu) 都江堰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an) ,峨眉山風景名勝區(含樂(le) 山大佛風景區)為(wei) 世界文化與(yu) 自然雙重遺產(chan) ,黃龍風景名勝區、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chan) 。九寨溝也是四川第一批入選《世界遺產(chan) 名錄》的自然遺產(ch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九寨溝的“新生”與“蛻變”
2017年11月,九寨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全麵啟動,110多億元、200多個項目……如今,九寨溝生機再現,民生、旅遊等產業也提檔升級。[詳細] -
取與舍:震後三年,九寨溝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以景推城。在九寨溝,處處可見“生態優先”的痕跡——生態擋牆間的動物通道,遊客腳下的生態棧道、景區外的旅遊環保法庭……[詳細] -
九寨溝3月8日重新開放,提前遊覽火花海已形成新景觀
關閉了近7個月的九寨溝將於3月8日迎來災後首批遊客,阿壩州旅發委消息,截至3月6日18時,已有近500名遊客預定8日門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