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小康圓夢·看甘肅】尕秀村:格桑花開幸福來

發布時間:2021-09-24 10:19:00來源: 甘肅日報

  碌曲草原腹地,初秋時節,尕秀村家家戶戶庭前院後格桑花開,一幅村美民富百業(ye) 興(xing) 的美麗(li) 畫卷徐徐展開。

  尕秀村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海鎮的一個(ge) 純牧業(ye) 村,位於(yu) 國道213線蘭(lan) 州通往四川九寨溝的黃金旅遊線上,距離碌曲縣城23公裏。

  一

  “叮……支付寶到賬20元……”村民旦知昂傑的家門口停滿了摩托車,村民們(men) 排著長隊等待修理摩托車。旦知昂傑雙手沾滿了黑色的機油,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心裏卻是美滋滋的。“村子裏就我一個(ge) 人懂汽修,每天來我這裏修摩托車、收割機的絡繹不絕,別看一次掙十元二十元,一天也能掙好幾百元呢。”

  村寨變美了,“出路”更廣闊了,旦知昂傑的想法也活絡了起來。他參加了縣人社局組織的汽修和廚師技能培訓班,並取得了資格證書(shu) 。“現在,我不僅(jin) 是全村唯一的汽修技工,還能做二十幾道拿手菜呢,不隻是傳(chuan) 統藏餐,川菜也不在話下……”旦知昂傑滿臉自豪。

  走進旦知昂傑的家,3間民宿裏整齊擺放著6張可供遊人下榻的床位,獨特的藏式風格裝修以及精湛的廚藝,使他開辦的“央慶牧家樂(le) ”深受遊客喜愛。一年下來,僅(jin) 牧家樂(le) 就能掙6萬(wan) 元。

  “全村393戶有57戶開辦了牧家樂(le) ,平均年收入5萬(wan) 元。”尕秀村專(zhuan) 職化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許年成說。

  據許年成介紹,2019年,尕秀村成為(wei) 國家4A級景區,遊客數量大幅增長。村裏引進了旅遊餐飲管理企業(ye) ,建起了中央廚房,對牧家樂(le) 民宿服務統一標準、統一管理,不僅(jin) 保證了服務品質,也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從(cong) 空中俯瞰,尕秀村108頂大小各異的藏式風格帳篷組成了鮮花圖案的帳篷城,為(wei) 草原增添了一道亮麗(li) 的風景。村民不僅(jin) 可以以入股分紅模式加入帳篷城營業(ye) ,還可以在帳篷城扶貧車間就業(ye) ,獲得“雙收入”。

  暑假期間,在蘭(lan) 州讀大學的旦知卓瑪回到家鄉(xiang) ,在帳篷城打工兩(liang) 個(ge) 月就掙了5000多元。“真好,一學期的生活費夠了!”旦知卓瑪從(cong) 尕秀帳篷城經理王瑞花手中接過工資時,高興(xing) 得合不攏嘴。

  二

  種草皮、修花圃、鋪石階、立柵欄……記者見到村黨(dang) 支部原書(shu) 記拉毛加時,他正在牧家樂(le) 做升級改造,說起如今的生活,拉毛加滿心歡喜:“過去放牧住帳篷的時候,哪想過會(hui) 住上這麽(me) 漂亮的小院子!”

  “那時候,牛糞羊糞、垃圾隨處可見,私搭亂(luan) 建不少,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拉毛加回憶道。

  2015年,甘南州在全州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革命”,提出了“全域無垃圾”的目標,尕秀村開始向垃圾“宣戰”。

  “以前這裏挨著國道,又是牧場,垃圾多,看著很不舒服,現在不隻是草原美,生活也美得很啊!”拉毛加告訴記者,如果說“全域無垃圾”是“尕秀1.0”,那麽(me) “五無甘南”就是升級版的“尕秀5.0”。

  2021年初,甘南州全麵啟動全域無垃圾、全域無化肥、全域無塑料、全域無汙染、全域無公害的“五無甘南”創建行動,持續放大“環境革命”品牌效應,邁出了“搶占生態文明製高點、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的堅實步伐。

  如今,尕秀村不僅(jin) 成為(wei) 甘南開發生態旅遊、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的“樣板村”,更是高原生態與(yu) 草原風光完美結合的一塊瑰寶,享有甘南“生態旅遊第一藏寨”的美譽,幹淨的村莊成了遊客眼中的風景。

  三

  5:50,起床、洗漱;7:00,晨讀;7:30,早餐;第一二節課,語言學……

  走進完瑪草的家裏,房子的牆壁上貼滿了她從(cong) 小到大獲得的獎狀,書(shu) 桌上放著一份密密麻麻的考研複習(xi) 計劃,在計劃的最後還用紅筆標注著當天的完成度以及改進方法。

  “父母以放牧為(wei) 生,一輩子沒上過學,我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用知識和文化建設家鄉(xiang) 。”完瑪草是家裏的第一個(ge) 大學生,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從(cong) 小立誌要用知識打開幸福之門。

  2018年,完瑪草考入甘肅民族師範學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眼下,她正在備戰報考西藏大學現代文學的碩士研究生,在書(shu) 桌的便條上寫(xie) 著“不管成功與(yu) 否,為(wei) 愛自己和值得的人拚搏,考研”。

  如今,“知識改變命運”是尕秀村牧民群眾(zhong) 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家家戶戶不僅(jin) 重視子女的教育,還注重自身的學習(xi) 。在此背景下,農(nong) 家書(shu) 屋也在尕秀村悄然興(xing) 起,有知識、懂技術、會(hui) 創新的現代新型牧民越來越多。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