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牧民定居點做出旅遊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0-06-28 16:25:00來源: 甘肅日報

  藍天白雲(yun) 之下,草原環抱之中,一排排風情濃鬱的藏家民居整齊排列,一條條筆直整潔的水泥道路通達各戶……6月20日,記者乘車從(cong) 碌曲縣城出發,沿國道213線向西南方向行駛20多公裏,一座秀美的藏族村莊便映入車窗。她就是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批建成的遊牧民定居點,也是該州第一個(ge) 村級4A級旅遊景區,近來名氣大得很。

  一

  四五年前,尕秀村還隻有60多戶人家,群眾(zhong) 還住在帳篷裏,過著居無定所、櫛風沐雨的遊牧生活。

  “以前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困難重重,牛、馬、人混住,衛生髒亂(luan) ,影響健康。”對於(yu) 曾經的尕秀村,碌曲縣尕海鎮鎮長阿鬥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說:“好在2017年尕秀村終於(yu) 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阿鬥鎮長口中的機遇便是發展鄉(xiang) 村旅遊。2017年3月,甘南州委、州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尕秀村確定為(wei) “全域旅遊無垃圾樣板村”,以把尕秀村打造成“領先全省、享譽全國”的全域旅遊無垃圾樣板村為(wei) 目標,吹響了“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搶占綠色崛起製高點”的集結號。

  “把草原當作背景來烘托,把村莊當作風景來打造,把庭院當作盆景來培育。”此後半年時間裏,尕秀村迅速完成了硬化道路、整村亮化工程,建設了村史博物館、文化廣場、光纖網絡、旅遊公廁、便民橋等基礎設施,牧村麵貌煥然一新。

  “以前居無定所,現在一家人住進了漂亮房子,感覺像做夢一樣。”話語間,尕秀村牧民卓瑪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著村子一天天美起來,加之幹部們(men) 不斷地入戶送政策、耐心做工作,越來越多牧戶像卓瑪草家一樣決(jue) 定:放棄祖輩沿襲千百年的“逐水草遊居”生活,定居尕秀村。

  很快,尕秀村人口規模增加了6倍多,發展為(wei) 轄3個(ge) 村民小組,393戶1910人。

  二

  定居下來,僅(jin) 僅(jin) 完成了第一步。要想穩得住、富起來,那還得靠旅遊。

  村子越來越美,來尕秀村觀光歇腳的遊客也多了起來。2017年,尕秀村借助環境改善,發展旅遊業(ye) ,成立了一家旅遊土特產(chan) 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牽頭在村裏興(xing) 辦藏家樂(le) 。

  “大家都辦藏家樂(le) ,我也把6間房子收拾出來,改成民宿辦起了藏家樂(le) 。”卓瑪草搭上村集體(ti) 經濟的便車,從(cong) 牧民轉型為(wei) 旅遊從(cong) 業(ye) 者。

  “起初,很多開辦藏家樂(le) 的村民不會(hui) 說普通話,無法和遊客交流;有的家裏環境衛生差,遊客入住率低;一些遊客不習(xi) 慣吃傳(chuan) 統的藏餐。為(wei) 此,縣裏旅遊部門專(zhuan) 門組織漢語、餐飲培訓,幫扶幹部還上門教大家打掃客房。”碌曲縣副縣長胡林俊說,經過培訓,很多村民漸漸適應了新的經濟業(ye) 態,藏家樂(le) 生意也有了起色。

  走進卓瑪草家,整個(ge) 院落溫馨舒適,客房幹淨整潔,她本人也練就一口流利的漢語。她告訴記者,去年家中僅(jin) 藏家樂(le) 就收入8萬(wan) 元,自己又開了商鋪和餐館,再加上牧場所得,共收入30餘(yu) 萬(wan) 元。

  三

  從(cong) 藏家樂(le) 出來,幾百米外的曬金灘帳篷城傳(chuan) 來了歡快的藏歌。

  藍天之上,白雲(yun) 舒卷遊走;牧草青青,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頂頂帳篷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秀美的草原讓人流連忘返。

  品藏餐、唱藏歌、跳鍋莊,遊客和牧民親(qin) 切互動,帳篷內(nei) 外好生熱鬧。

  據尕海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蘇努東(dong) 珠介紹,帳篷城是黨(dang) 員創業(ye) 幫扶示範項目,全村81戶貧困戶每戶一股,每股1.5萬(wan) 元,入股尕秀村東(dong) 喀爾集體(ti) 經濟開發有限公司旗下的曬金灘帳篷城,按“334”模式比例分紅,即集體(ti) 經濟分紅30%,一般戶分紅30%,貧困戶分紅40%。貧困戶不僅(jin) 可以以入股分紅模式加入帳篷城營業(ye) ,還可以在帳篷城這個(ge) 扶貧車間就業(ye) ,實現“雙收入”。

  得益於(yu) 旅遊產(chan) 業(ye) 的強力拉動,2018年底,尕秀村81個(ge) 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2019年,尕秀村接待遊客80萬(wan) 人次,52戶開辦藏家樂(le) 的家庭從(cong) 旅遊服務業(ye) 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有的藏家樂(le) 收入甚至達到13萬(wan) 元。

  發展旅遊,保護生態是首位,這是尕秀村始終遵循的原則。

  尕秀村在帳篷城附近一處廢棄水渠的基礎上,改造建設一條生態科普長廊。長廊以“珍愛美麗(li) 高原,守護自然資源”為(wei) 主題,共展出礦產(chan) 標本80件、化石標本40件、鳥類圖案40幅、植物蠟葉標本80件、植物種子標本30件、昆蟲蝴蝶標本12件等。引導遊客樹立“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激發形成親(qin) 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

  與(yu) 此同時,隨著尕秀村旅遊業(ye) 的發展、從(cong) 業(ye) 崗位的增加,群眾(zhong) 從(cong) 牧場走向市場,從(cong) 做家務走向做生意,許多群眾(zhong) 專(zhuan) 門從(cong) 事旅遊服務業(ye) ,草場得到休養(yang) 、生態不斷改善,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的雙豐(feng) 收。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