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暖冬更暖心——青海瑪多地震災後過渡安置校區裏的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1-12-21 10:40:00來源: 新華社

  上午10時許,雪花紛紛揚揚,已布滿積雪的操場站滿了學生。歡快的音樂(le) 中,大家跳起鍋莊舞,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學生身上嶄新的橙黃色羽絨服,在陽光下、雪地裏分外顯眼。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操場,孩子們(men) 在踢足球(12月18日攝)。

  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內(nei) 的一幕。你也許看不出,半年多前,孩子們(men) 經曆了一次可怕的地震。

  5月22日2時4分,瑪多縣發生裏氏7.4級地震,部分學校因此受損。為(wei) 讓孩子們(men) 盡快複學,政府在省內(nei) 多地設置過渡安置校區。果洛州瑪沁縣設立三個(ge) 過渡安置校區,共安置960名學生,其中原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職業(ye) 技術學校(老校區)被改造為(wei) 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安置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的427名學生。

  一校區校長嚴(yan) 紅軍(jun) 告訴記者,校區所在地海拔3800米,冬季苦寒,再加上震後物資供應緊缺,為(wei) 讓孩子們(men) 過個(ge) 暖冬,社會(hui) 各界捐了很多羽絨服,學校也統一購買(mai) 了冬裝,確保每個(ge) 孩子不受凍。

  鍋莊舞結束,孩子們(men) 陸續返回教室。此時,室外氣溫已跌至零下12攝氏度,教室內(nei) 卻暖意融融,暖氣片摸上去微微燙手。孩子們(men) 正在認真聽講,琅琅讀書(shu) 聲已“飄”出窗外。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震災後過渡安置一校區五年級二班,教師者才(右)在課堂上為(wei) 學生輔導作業(ye) (12月18日攝)。

  臨(lin) 近中午,校區食堂也是一派熱鬧景象。打飯窗口前,孩子們(men) 排起整齊的隊伍。五年級5班學生楊尖卓瑪坐在餐桌前吃得正香,“你看,今天中午有杏鮑菇炒牛肉,甘藍、粉條炒牛肉,還有我最愛吃的水果。”楊尖卓瑪邊說邊用筷子數著眼前的飯菜,滿臉欣喜。

  “校區食堂8月23日正式運行,菜譜基本一天一換。”嚴(yan) 紅軍(jun) 說,“我們(men) 采取了營養(yang) 餐加正餐的方式,營養(yang) 餐包括水果、酸奶、牛奶等,正餐則主要提供肉食和麵食,讓孩子們(men) 吃得飽,更要吃得健康。”

  吃過午飯,學生陸續回到宿舍準備午休。走進宿舍,四張高低床整齊有序地擺在兩(liang) 側(ce) ,孩子們(men) 的洗漱用具統一放置在門邊的桌子上,地板拖得幹淨明亮。

  六年級2班的學生科熱正在整理床鋪準備午休,“叔叔阿姨給我們(men) 捐了很多愛心床墊和被褥,特別厚實,我們(men) 每人還有一條毛毯,宿舍暖氣也燒得很足,晚上睡覺一點也不冷,比帳篷裏暖和多了。”

  生活物資得到有效保障,孩子們(men) 的心理健康更值得關(guan) 注。“經曆過地震,有些孩子比較沉默寡言,剛來時不適應環境。我們(men) 的保育員、班主任和值周教師會(hui) 經常到孩子們(men) 的宿舍談心,還會(hui) 請專(zhuan) 業(ye) 老師做心理輔導。”五年級2班的班主任德仟項毛說,“學生想家時,我們(men) 會(hui) 讓他們(men) 和家長視頻通話。現在,孩子們(men) 慢慢打開了心扉,恢複了活潑的個(ge) 性。”

  記者離開校區時,正逢課間休息,孩子們(men) 在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校區內(nei) 歡聲笑語。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