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家州(市)級生態學校掛牌成立
圖為(wei) 揭牌儀(yi) 式現場。李江寧 攝
25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海北州祁連山中學生態學校掛牌成立,該校也成為(wei) 青海省首家州(市)級生態學校。
祁連山東(dong) 西綿延1000餘(yu) 公裏,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祁連山國家公園橫跨甘青兩(liang) 省,總麵積為(wei) 5.02萬(wan) 平方公裏,其中青海片區麵積為(wei) 1.58萬(wan) 平方公裏,輻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天峻縣、祁連縣、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等4縣市。區域內(nei) 有冰川、雪山、河流、濕地、森林等自然景觀。近年來,雪豹、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相繼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出現。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介紹,生態學校的建立必將有力推動自然教育規範化、體(ti) 係化、特色化發展,也將為(wei) 青海省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網絡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課程開發、活動實踐、人才交流以及社會(hui) 力量合作參與(yu) 等方麵深入創新探索,建立了具有祁連山特色的自然教育體(ti) 係。
圖為(wei) 多傑吉在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學校自然教室為(wei) 參觀者進行講解。李江寧 攝
“在海北州祁連山中學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學校,目的是讓學生在自然教育體(ti) 驗中感受自然環境的獨特魅力、領悟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yi) ,自覺養(yang) 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習(xi) 慣,並以‘一個(ge) 學生帶動一個(ge) 家庭,一個(ge) 家庭撬動整個(ge) 社會(hui) ’的理念,引導社會(hui) 公眾(zhong) 樹立生態文明意識。”韓強表示。
“我們(men) 的校園裏建了一間容量‘無限’的教室,就是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學校自然教室。這裏把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nei) 的花草樹木、清風、流水、朝露等自然元素,拚湊成一間充滿無限可能的教室,讓走進教室的人重拾對生命的愛與(yu) 關(guan) 心,進而激發保護意識,影響保護行為(wei) 。”祁連山中學初三學生多傑吉告訴記者。
下一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將繼續為(wei) 把“自然教育”理念厚植於(yu) 青少年心中這一目標而努力,同時,也將努力為(wei) 構建國家公園共建共管共享的發展新格局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青海省治多縣上一堂草原生態課
7月,走進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加吉博洛鎮吉尕小學青少年生態道德教育基地,教室淡綠色的牆麵清新、自然。在這裏記者和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環保課。[詳細] -
長江源頭“生態課”:回歸大自然 溯源故土親情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海拔近4700米的索加鄉,頭頂天空湛藍,呼嘯的風吹得人睜不開眼,但索加鄉寄宿小學的校園裏未見一片被刮起的紙屑。[詳細] -
一堂特殊的生態課
2018年,治多縣在吉尕小學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青少年生態道德教育基地,培養學生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截至目前,生態課堂已覆蓋治多縣10所中小學近5000名學生。[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自然生態教育課”
“帶領學生和老師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借助‘自然生態教育課’形式,可以讓師生們對生態保護有更為直觀的體驗。”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尤魯青5日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