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野生動物相伴:祁連山裏的新春堅守
高原的春天總是來得晚一些。立春已至,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最低氣溫接近零下20攝氏度。雪山間,伴著呼嘯的寒風,祁連山國家公園的生態管護員正進行日常巡護,印有“防火要當先”字樣的彩旗迎風飄揚。
38歲的楊有財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沙龍灘管護站巡護隊的隊長,該管護站位於(yu) 祁連縣野牛溝鄉(xiang) ,海拔3700米,管護麵積為(wei) 4.1萬(wan) 公頃,共有49名生態管護員。春節期間,楊有財與(yu) 管護站站長祁進賢和其他5名同事堅守一線,守護著這裏的雪山、冰川和珍稀野生動物。
2021年12月3日拍攝的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站。新華社 耿輝凰 攝
穿上冬季巡護服,開著巡護車,楊有財和同事們(men) 又一次踏上了巡山的旅程。隊員們(men) 對管轄範圍內(nei) 的森林、植被保護、野生動植物監測情況進行仔細巡查,並將監測情況一一記在巡護日誌中。
“高原一天見四季,十裏不同天,冬春季巡護時,我們(men) 都是與(yu) 冰雪為(wei) 伴,每天巡護近50公裏。因為(wei) 地形複雜,很多路麵隻能靠徒步前行,但看到沿線各種野生動物,我們(men) 會(hui) 特別高興(xing) ,一切付出都值了!”楊有財說。
2021年12月3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站巡護隊隊長楊有財(左)在巡護監測記錄手冊(ce) 上記錄。新華社 李琳海 攝
祁連山國家公園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橫跨甘肅和青海兩(liang) 省,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也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態水係安全、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
“我們(men) 管護站負責的區域地廣人稀。春節期間,野生動物監測和森林防火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確保緊抓‘管人、管火、管林’三個(ge) 關(guan) 鍵環節。”祁進賢說。
2021年12月3日,祁連山國家公園沙龍灘管護站站長祁進賢(右)在用望遠鏡觀測。新華社 李琳海 攝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說,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建設以來,1265名生態管護員成為(wei) 保護生態的重要力量,在地廣人稀的地區構建起“點成線”“網成麵”的管護新格局。
24歲的馬洪明家住野牛溝鄉(xiang) 邊麻村,家裏有80多頭牛的他曾是一位牧民。端起“生態碗”,吃上“綠色飯”,如今他也成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
“工作一年多,我近距離感受了巍峨的八一冰川,遇到過近百隻的岩羊群,紅外線攝影機經常記錄下雪豹和荒漠貓在祁連山活動的身影,感覺非常震撼。”馬洪明說,今年是他首次在春節值守在站裏,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是他的使命。
沙龍灘管護站生態管護員井福清是本地人,他告訴記者,管護員們(men) 見證了祁連山生態不斷向好。
“20世紀80至90年代,在利益驅動下,祁連山區時常出現淘金者,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如今,祁連山秀麗(li) 的自然風光讓當地很多牧民開起牧家樂(le) ,經營起民宿,大家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井福清說。
天色漸暗,楊有財端著一鍋熱氣騰騰的麵條,從(cong) 管護站的廚房出來,招呼大家吃飯。窗外點點星光,照亮野生動物的回家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守山人”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沙龍灘管護站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鄉境內,這裏平均海拔超過3700米,現有51名生態管護員。[詳細] -
草原精靈的守護者——尖木措
26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尖木措的生態保護之路雖然艱辛,但對他來說卻意義非凡。這一切,源於他小時候聽奶奶說過的一段話。[詳細] -
長江南源牧民保護隊:將保護家園的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