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裏的一道光
可可西裏隨處可見藏羚羊的身影。黃靈燕 攝
這無疑是一條非常大的喜訊。2021年8月中旬,國家林草局發布,我國藏羚羊數量已從(cong)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萬(wan) 隻,增加至目前的約30萬(wan) 隻。藏羚羊保護級別也從(cong) 瀕危物種降級為(wei) 近危物種。
如果傑桑·索南達傑還在世,聽到這個(ge) 喜訊,肯定會(hui) 比我們(men) 更加激動。
因為(wei) 提到藏羚羊,就無法不提可可西裏和索南達傑。
索南達傑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xiang) 人,大學畢業(ye) 後,懷著對家鄉(xiang) 的深厚感情回到了索加鄉(xiang) 。他立誌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治多草原,曾先後奮戰在教育、文化、衛生、翻譯等工作崗位上,曆任治多縣教育局副局長、索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治多縣委副書(shu) 記兼西部工委書(shu) 記等職。
可可西裏是藏羚羊聚集的無人區,這裏自然條件惡劣,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不適宜人類生存,千百年來一直被稱為(wei) “生命禁區”。
可可西裏的災難要從(cong) 罪惡的沙什圖說起,沙什圖是一種美麗(li) 華貴的披肩,用被稱為(wei) “羊絨之王”的藏羚羊絨製成,說它罪惡,是因為(wei) 每一條沙什圖都帶著三四隻藏羚羊鮮活的生命。
1984年,可可西裏發現了黃金,不久,大批淘金者湧入可可西裏,在沙礫中尋找珍貴的金子。
20世紀90年代初,為(wei) 保護國家資源,合理開發可可西裏,製止非法采金活動,時任索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的索南達傑向治多縣政府提交了《關(guan) 於(yu) 管理和開發可可西裏的報告》。1992年7月,治多縣西部工委成立,索南達傑兼任西部工委書(shu) 記。
西部工委成立之初,主要任務是找礦,在索南達傑的規劃中,開發後的可可西裏將成為(wei) 治多縣人民致富的源泉。但是巡查金礦的過程中,索南達傑發現盜獵藏羚羊的問題非常嚴(yan) 重,看到遍地血淋淋的藏羚羊屍體(ti) ,索南達傑心痛不已。
當時隨同索南達傑一起進入可可西裏的紮西多傑記得,最初進入可可西裏時,索南達傑身上帶著一本書(shu) 《工業(ye) 礦產(chan) 開發》,後來,他口袋裏的書(shu) 變成了《瀕危物種名錄》。
起初,這一切並不為(wei) 紮西多傑所理解,但對於(yu) 索南達傑,西部工委的使命發生了改變:他們(men) 不再找礦,保護可可西裏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成為(wei) 工作的重心。紮西多傑回憶,“這種轉變,在當時並不被認可,但索南達傑很堅持他的信念。”
經多次實地考察,索南達傑向玉樹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保護可可西裏的建議,很快玉樹州批準成立可可西裏林業(ye) 派出所和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後來又成立“高山草場保護辦公室”,依托西部工委,索南達傑組建了我國第一支武裝反盜獵隊伍。
第一次走進可可西裏,索南達傑豪邁地喊出:“迎接我們(men) 的是號稱‘生命禁區’的可可西裏以及橫行在這片土地上的各種邪惡勢力,我們(men) 肩上承擔的是保護和利用全縣60%版圖的責任,需要我們(men) 具備的是吃苦耐勞、開拓創新、敢於(yu) 奉獻的精神,有可能要我們(men) 用生命作抵償(chang) 。”
索南達傑喊出了這石破天驚的誓言,他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
從(cong) 擔任西部工委書(shu) 記至犧牲的540餘(yu) 天,索南達傑先後12次進入可可西裏腹地,行程6萬(wan) 多公裏,全麵詳細地考察可可西裏的自然資源,搜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和圖片資料。
索南達傑帶領工委工作人員先後查獲非法持槍盜獵團夥(huo) 8個(ge) ,收繳各類槍支25支、子彈萬(wan) 餘(yu) 發,各種車輛12台,藏羚羊皮1416張,沙狐皮200餘(yu) 張,沒收非法采金費4萬(wan) 元。
1994年1月18日,索南達傑帶領3名隊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ge) 18人的藏羚羊盜獵團夥(huo) ,並將他們(men) 控製。在押解返回途中經過太陽湖畔時,盜獵分子突然負隅頑抗,發生激烈衝(chong) 突。戰鬥中索南達傑不幸中彈犧牲。
索南達傑犧牲後被可可西裏零下40℃的風雪塑成一尊冰雕,當人們(men) 在可可西裏無人區找到他時,他還保持著換子彈的姿勢,嫉惡如仇的眼睛在戈壁的風沙中圓睜著。
索南達傑年僅(jin) 40歲的生命獻給了他熱愛的土地——可可西裏,踐行了他“隻要有一口氣,就要為(wei) 人民的事業(ye) 奮鬥不息的諾言。”
這是1994年1月18日夜。
因為(wei) 交通不便,通訊條件差,情報傳(chuan) 遞緩慢等原因,直到22日才接到報案,10天後的29日把遺體(ti) 運到曲麻萊縣城。
索南達傑就這麽(me) 匆匆地走了,他留給人們(men) 的是一串閃光的足跡,一份沉沉的思念,一座不朽的豐(feng) 碑。
索南達傑的犧牲震驚了各界及輿論,喚醒了我國保護藏羚羊的意識。1995年10月,省政府批準成立了“可可西裏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5月,可可西裏第一個(ge) 自然保護站索南達傑保護站奠基,並於(yu) 次年9月建成使用;1996年11月,索南達傑被國家環保局、林業(ye) 部授予“環保衛士”稱號;1997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可可西裏升格為(wei) “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為(wei) 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藏羚羊而設置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烈士瞑目,戍邊尚多英雄漢;烈士安息,事業(ye) 繼有後來人。索南達傑的英勇事跡得到持續宣傳(chuan) ,人民群眾(zhong) 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青藏鐵路建設專(zhuan) 門為(wei) 藏羚羊遷徙留下通道,藏羚羊成為(wei) 北京奧運會(hui) 吉祥物“迎迎”,2017年,可可西裏申遺成功,成為(wei) 中國第51處世界自然遺產(chan) 。
2018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授予100名同誌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索南達傑榮獲“改革先鋒”稱號。
今天,索南達傑英魂可以安息了,可可西裏的藏羚羊已經從(cong) 不足2萬(wan) 隻恢複到了7萬(wan) 多隻,可可西裏再無槍聲,藏羚羊也有了一片生存的淨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