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連山國家公園8000平方公裏實現一體化監測
記者18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大數據平台全麵建成,信息化數據模塊係統初步成型,天空地一體(ti) 化監測網絡達到8000平方公裏,174台野保相機實現無線傳(chuan) 輸和自感拍攝。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和河西內(nei) 陸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此間地貌涵蓋冰川、寒漠、凍土、草甸、森林、草原、農(nong) 田、水域、荒漠等九大類型在內(nei) 的複合生態係統,海拔介於(yu) 2800至5827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
據介紹,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已經建立起基於(yu) 國家公園本底資源的一張圖資源管護機製,可將各空間圖形圖像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文檔資料以不同存儲(chu) 方式入庫。通過采用坐標係,結合數據檢查、處理、轉換、縮編等技術手段,實現國家公園內(nei) 各類生態類型的資源分布專(zhuan) 題圖更新。同時開展空間分析與(yu) 查詢,生態類型屬性信息查詢,年度變化信息查詢,實現包括生態資源分布、土地利用類型、林種分布、冰川變化等十多種專(zhuan) 題圖發布。
此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還建設完成了以雪豹為(wei) 主的野生動物在線識別監測預警體(ti) 係,提高物種監測時效性,鞏固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並按照日常巡護工作需求,安裝部署管護員巡護係統,實現管護員的日常巡護、上報、考核等網格化管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祁連山區“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成功建成
記者6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祁連山區“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成功建成。[詳細] -
衛星監測顯示黃河源頭湖泊水體麵積增大
根據最新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衛星資料動態監測顯示,2003年至2020年,黃河源頭紮陵湖和鄂陵湖水體麵積整體均呈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分別增加1.3平方千米和2.0平方千米。[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氣象監測體係基本建立
4月22日,青海省氣象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連續第四年聯合發布《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氣象公報(2020年)》,標誌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氣象監測體係已基本建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