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醫聯醫共,讓群眾看病不再“多跑路”

發布時間:2022-02-22 11:22:00來源: 青海日報


醫聯體(ti) ,聯體(ti) 又連心,群眾(zhong) 在家門口享受大醫院醫療服務。洪玉傑 攝

  正襟危坐,邊聽邊記,不時提問、互動、交流……這一幕,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人民醫院近乎成為(wei) 常態。

  詢問病史、聽診查體(ti) ,遠程會(hui) 診,既方便患者,又保證了地方醫療水平的提升,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能遇上好醫生已成為(wei) 現實。

  自2019年9月由青海省人民醫院與(yu) 貴德縣人民政府締結了“院府合作”的幫扶協議,貴德縣人民醫院現代化醫院管理、技術能力提升、人才梯隊培養(yang) 、專(zhuan) 科建設能力均得到全麵提高,並且借助醫聯體(ti) 優(you) 勢資源,創新成立“醫聯、醫共雙體(ti) 融合”助力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新模式。

  2月17日一早,貴德縣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索南昂秀準時來到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醫聯體(ti) “下沉”,使得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得到省城醫院的醫療服務。自兩(liang) 年前被青海省人民醫院委派與(yu) 同事6人組成醫聯體(ti) 幫扶團隊到醫院開展醫聯體(ti) 一期幫扶,索南昂秀的工作便越來越忙,隻要是跟醫院有關(guan) 的事情,都是他和專(zhuan) 家團隊最操心的事。

  以本地常見病、多發病為(wei) 主,索南昂秀和專(zhuan) 家團隊分階段、分步驟、有計劃地推進技術幫扶和雙向轉診,以科室間合作為(wei) 紐帶,打通兩(liang) 院間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以技術、管理、流程、信息方麵的整合作為(wei) 切入點,以點促麵,深層推進,切實為(wei) 貴德醫療資源培養(yang) 了一批“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走進為(wei) 急性胸痛患者架起救治“高速路”的胸痛中心,各種精密的醫療診斷儀(yi) 器一應俱全,智慧醫療大屏上顯示著各種數據圖像,醫生護士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業(ye) 務工作。

  “這醫聯體(ti) 醫共體(ti) 真是方便,既省時又省事,還專(zhuan) 業(ye) ,再也不用趕著去省城大醫院了。”近段時間,家住河陰鎮的居民秦明珠因為(wei) 胸痛,趕來縣人民醫院就診。詢問病史、聽診查體(ti) 後,接診醫生拍攝胸片上傳(chuan) 給了醫聯體(ti) 上級醫院進行遠程會(hui) 診,根據醫院的診斷報告,進行了短短5天的治療,療效明顯,秦明珠順利出院。

  胸痛中心的周加副主任醫師介紹說:“以前老百姓看病,一心奔著大醫院,不想在小醫院看,主要原因是擔心基層醫院沒有好醫生,條件有限。現在不一樣了,組建醫聯體(ti) ,就是大醫院與(yu) 小醫院牽手,輸送醫生、技術、管理,逐步實現分級診療,方便群眾(zhong) 家門口看病,而且花費還不貴。”

  醫聯體(ti) 不僅(jin) 是醫療聯合體(ti) ,更是健康聯合體(ti) 。就在兩(liang) 年前,貴德縣人民醫院在醫聯體(ti) 的模式下,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ti) 積極推動9個(ge) 鄉(xiang) 鎮衛生院開展醫療衛生體(ti) 製改革,實現區域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雙提升,通過專(zhuan) 家下沉、業(ye) 務指導、技術幫扶等模式,推進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取得新突破。

  家住新街回族鄉(xiang) 的馬德成排著隊準備在費用結算處繳費,雖然懷揣著準備好的3000元醫療費,但是麵對妻子的治療費用,他心裏仍然十分忐忑。

  妻子是一名慢性腎衰竭患者,由於(yu) 腎髒病導致腎髒功能不可逆性減退,目前隻有通過透析才能減緩病情。

  按照縣人民醫院“大綜合、小專(zhuan) 科、專(zhuan) 業(ye) 化”模式,通過醫聯醫共的模式推動,先後增設重症醫學科(ICU),開設以中藏醫、眼科為(wei) 主的綜合科,打造布局合理、規劃科學、配套齊全、安全環保的各種專(zhuan) 業(ye) 科室,有效實現資源整合、有序下沉,為(wei) 全縣醫療衛生能力的提升發揮新作用。而內(nei) 二科(血液透析中心),讓馬德成的妻子在家門口享受到了最好的治療。

  “總花費5396.5元,醫保報銷4582.7元,自費813.8元。”窗口工作人員核算完,將結算單遞給馬德成。看到如此優(you) 惠的透析費用,馬德成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得益於(yu) 醫聯、醫共雙體(ti) 融合,不僅(jin) 把科學合理、安全規範的透析技術帶到了家門口,還把大醫院醫療支援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責任心帶來了。如果沒有這個(ge) 家門口的血液淨化中心,馬德成要遠赴100公裏外的省城西寧接受治療,除去治療的相關(guan) 費用,生活費用和家人陪護支出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的確,實現醫聯體(ti) 、醫共體(ti) 網格化全覆蓋,是醫療供給側(ce) 的重大改革,分級診療體(ti) 係建設,實現患者不動,資源流動,最大限度方便病人在家門口能看上好醫生,這才是打心底裏生出的安全感與(yu) 幸福感。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