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90後”女書記
“一天宣講不完我們(men) 就宣講三天,三天宣講不完就宣講一周,總而言之要把中央一號文件送到每一戶牧民家中。”說話的人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紮朵鎮直美村的第一書(shu) 記索南永措。
直美村位於(yu) 紮朵鎮西北部,村黨(dang) 員活動室距鎮區約130公裏。全村共有537戶1876人,直美村是純牧業(ye) 村,多年以來全村幹部群眾(zhong) 致力於(yu) 本村畜牧業(ye) 的發展,使畜牧業(ye) 成為(wei) 帶動整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書(shu) 記如果可以通過微信群宣講,效率應該會(hui) 高一點……”
“不行。”還沒等工作人員把話說完,索南永措就果斷拒絕了,“村裏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不少人出去放牧就沒有信號,肯定看不到,而且中央一號文件如此重要,我必須要挨家挨戶把政策送到家我才放心。”
“可是現在這個(ge) 季節,路上都是積雪,有些地方汽車根本進不去,隻能騎馬進去。”尼瑪才仁本以為(wei) 索南永措會(hui) “知難而退”。
沒想到索南永措提高聲音說:“我也是牧民家的孩子,騎馬難不倒我!”
在玉樹土生土長的索南永措身上總有一股闖勁、拚勁和韌勁,正是靠著這幾股勁道兒(er) ,讓這個(ge) “90後”女書(shu) 記在村裏站穩腳跟。
一路顛簸,很快就到了直美村八社社長紮西的家。
“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完善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一進門索南永措就直奔主題,“咱們(men) 村靠的就是牛羊養(yang) 殖,你作為(wei) 社長,不僅(jin) 要把自家的牛養(yang) 好,還要帶動社裏其他牧民一起發展壯大養(yang) 殖規模,國家有好政策,村委會(hui) 就是你的後盾,放開手腳好好幹。”
“放心書(shu) 記,今年我已經計劃好了,準備帶領社裏幾家人一起放牧,提高他們(men) 的出欄量……”
顧不上給索南永措倒水的紮西,很快進入狀態,他似乎早已習(xi) 慣了這位“90後”女書(shu) 記的雷厲風行。
從(cong) 紮西家出來,索南永措騎上了馬,她說:“中央一號文件就是大家夥(huo) 兒(er) 的‘定心丸’,我多跑點路不算什麽(me) 。看著他們(men) 對未來有盼頭,我自己也有幹勁兒(er) !”
兩(liang) 個(ge) 小時後,天空中漸漸飄起雪花,不遠處出現了一頂帳篷。
帳篷的主人是德吉夫婦,兩(liang) 人都是直美村的牧民,2021年走到了一起,但是兩(liang) 家人條件都不太好,這也讓剛結婚的夫妻倆(lia) 就成了無畜戶。
“今天除了帶來‘一號文件’精神,還給你們(men) 帶來一個(ge) 好消息,你們(men) 倆(lia) 可以到合作社放牧了,每個(ge) 月的生活保障都由合作社提供,三年後你們(men) 倆(lia) 還可以從(cong) 合作社分到30隻羊50隻牛。”索南永措說完,德吉夫婦已經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索南永措口中的合作社名叫紮朵鎮直美村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於(yu) 2016年,2019年實現全村入股,合作社通過安排專(zhuan) 人負責放牧,年底統一分紅,近年來,配備了充足的健康飼料以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並且合理地分配和規劃了四季草場,配備專(zhuan) 人按時按期地對牲畜進行疾病防疫、監察、控製和治療,提高了牲畜質量和數量,牧民收入提高了,腰包越來越鼓了,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了。
直美村書(shu) 記尼瑪才仁說:“2021年合作社分紅一百萬(wan) 元,平均每人可以領到500元。今年我們(men)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的指示準備繼續擴大養(yang) 殖規模,提高牧民的收入。”
不僅(jin) 如此,索南永措還有更大的計劃,她說:“我們(men) 今年申請了一百萬(wan) 元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資金準備做畜產(chan) 品加工,目前我們(men) 做好了產(chan) 品的包裝設計,建好了廠房,隻要資金一到位購買(mai) 進設備,廠子就可以運轉了。”
從(cong) 德吉家出來,天空已然放晴,索南永措又朝著下一戶人家走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玉樹州當江榮村鋪就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
3月4日上午,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的一間普通的會議室裏座無虛席,多彩鄉當江榮村的“中央1號”文件宣講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詳細] -
【走筆囊謙】“一號文件”送春風
今年囊謙將繼續努力做好“三農”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基調,扶持農產品加工,拓寬銷售渠道,打造玉樹農牧互補樣板區。[詳細] -
通天河畔的“希望種子”
我們除了入戶宣講,還會給不在村子裏的村民通過網絡進行宣講,我們把‘中央1號’文件的內容做成通俗易懂的視頻,發給不在村裏的村民,讓他們即使不在村裏也能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政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