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長江源頭醫療服務:跨越百裏 從醫院延續到家庭

發布時間:2022-03-30 09: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長江源頭醫療服務:跨越百裏從(cong) 醫院延續到家庭
圖為(wei) 醫護人員邀請患者加入交流群,以便患者線上谘詢病情。祁繡娟 攝

  無論是縣城,還是鄉(xiang) 村,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很多牧民都能說上一段自己與(yu) 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隊的故事。

  治多縣被譽為(wei) “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平均海拔約4500米,人口近5萬(wan) ,藏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98%。

  距離縣城最近的鄉(xiang) 鎮約20公裏,最遠的則有200多公裏,畜牧業(ye) 是牧民生存的基礎產(chan) 業(ye) 。牧區地廣人稀,牧戶居住分散。

  “考慮一些患者行動不便、就醫路程花費時間長及獨居群體(ti) 等,另外讓出院患者得到連續性的健康照護,組建起醫療服務小分隊,全年開展‘送醫到家’服務。”治多縣人民醫院院長賈瑛說。

  這支隊伍還包括來自青海省婦女兒(er) 童醫院的支醫專(zhuan) 家們(men) ,讓優(you) 質醫療資源到最基層。談話間,賈瑛和醫護人員們(men) 收拾好醫療器材和藥品,驅車出發。

  約二十分鍾後,到達治多縣易地扶貧搬遷靖康新村。

  “我們(men) 來看看患者情況有沒有好一點,還帶了些藥……”賈瑛用藏語與(yu) 戶主洛桑對話詢問病情,還不忘宣傳(chuan) 一些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知識。

  “要不是你們(men) 到家,我都不知道怎麽(me) 辦了。”洛桑說著感謝的話語並豎起大拇指,醫護人員經過診療後,確認身體(ti) 無礙,又送上藥品,並囑咐用法、用量。

  洛桑的妻子患病行動不便,醫護人員便不定時回訪,跟蹤病情,目前情況逐漸好轉,“以前住在紮河鄉(xiang) ,到縣城看病很不容易,現在不僅(jin) 搬了新房子,而且不出門就能看病,還加入了醫院交流群,醫護人員會(hui) 線上回複病情谘詢。”

  延續性護理是縣人民醫院在2021年提出的一個(ge) 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從(cong) 醫院到家庭健康照護脫節現象的發生,照護對象包含內(nei) 科、婦科兒(er) 科等患者。這期間,醫護人員們(men) 也會(hui) 將健康理念帶給居民,幫他們(men) 改變衛生習(xi) 慣,不再諱疾忌醫。


圖為(wei) 醫護人員入戶回訪。祁繡娟 攝

  “建立延續護理服務中心和交流群,對病情變化、預後注意事項、用藥等進行線下、線上指導。設置不同天數回訪,也是為(wei) 了促進患者的康複,減少因病情惡化出現再住院的現象,如發現病情加重情況,能及時入院治療。”賈瑛說,現在,誰家老人有慢性病,哪個(ge) 病人的藥吃完了,隊員們(men) 心裏頭記得清清楚楚。

  組建醫療服務小分隊以來,醫療服務延伸到治多的各個(ge) 村鎮。其中距離縣城最遠的索加鄉(xiang) ,車程近4小時。

  有年冬天,醫療服務小分隊赴索家鄉(xiang) 義(yi) 診,因沿路沒有牧戶,加之天色已晚,醫護人員們(men) 隻能睡在車裏,鑿冰取水。

  “鄉(xiang) 村醫療條件有限,我們(men) 先遠程會(hui) 診,再視情況安排轉診。”賈瑛說,有次下鄉(xiang) ,一位藏族小夥(huo) 給醫護人員送來哈達致謝,能得到百姓的認可,辛苦不值一提。

  如今,全縣1500餘(yu) 名出院患者享受了延續護理服務。

  叮,叮,叮……此時,醫護人員的手機上彈出患者家屬的谘詢信息,回複完成,備上治療手部關(guan) 節痛風的藥膏,出發趕往下一戶。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