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省海南州:“清潔能源”追夢在春天裏

發布時間:2022-05-09 16:38:00來源: 青海日報


水光互補光伏電站的光伏羊。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30多年前共和縣哪有這個(ge) 景兒(er) ?那時候大風夾沙,從(cong) 一早開始刮,到晚就沒停過。”站在黃河岸邊,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德勝村的趙有福大爺感慨萬(wan) 千。

  那時,整個(ge) 共和縣林木綠化率不到10%。作為(wei) 全省風沙危害區之一,冬春季節更是沙塵蔽日,綠意稀缺。

  “我們(men) 要將海南打造成全域無垃圾的樣板區,讓海南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環境更優(you) 美。”3月15日,海南州組織兩(liang) 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開展“清潔行動裝扮聖潔海南、你我參與(yu) 愛護美麗(li) 家園”環境清潔集中行動,覆蓋海南全州各路段、各轄區,共清理垃圾625噸。

  立足“在生態文明高地中實現泛共和盆地崛起”的理念,海南州森林覆蓋率達到12.38%、草原植被覆蓋度達到57%、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達到95%以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目光所及皆是怡人的“生態綠”。

  無論追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腳印,或是探索建設泛共和盆地生態圈的新路徑,從(cong) 時間線、空間軸上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wei) “大美青海·聖潔海南”的共識和行動,尤其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如今的海南以生態保護優(you) 先的理念統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的戰略定力,一條生態美好、經濟發展、群眾(zhong) 富裕的綠色崛起之路在海南正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民間諺語說,“上了塔拉灘,兒(er) 子認不得大大(父親(qin) 之意)”形容往昔塔拉灘缺水的嚴(yan) 重程度,因為(wei) 自帶的飲用水有限,涉及生存問題,父子之間互不相認。

  而如今,曾經的“不毛之地”上擺開著一望無際的光伏產(chan) 業(ye) 陣容,比肩接踵匯成藍色海洋,光伏板浩瀚萬(wan) 頃,如湛藍的湖水波光粼粼,令人震撼。

  綠色發展是世界潮流,也是海南州破解經濟社會(hui) 發展難題的必由之路。圍繞打造三江源區綠色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先行區目標,搶抓青海省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重大機遇,“泛共和盆地”依托豐(feng) 富的風、光、水能資源優(you) 勢,科學謀劃布局,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的任務越來越清晰。

  目前,海南州已建成和在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2554萬(wan) 千瓦,占比全國的10%,全省的56%,打造水、光、風、地熱、儲(chu) 能“五位一體(ti) ”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發展格局,與(yu) 建設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和大數據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集聚區深度融合,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產(chan) 業(ye) 鏈構建,實現在打造清潔能源高地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

  正如海南州委書(shu) 記呂剛所言:“某種程度上,‘泛共和盆地’有著青海‘縮小版’的特征。氣候惡劣、環境脆弱、地處偏遠,發展麵臨(lin) 著巨大的先天阻力。而與(yu) 此同時,它是國家重要區域能源接續基地,資源燦若繁星,富光豐(feng) 水風好,美意十足。”

  好生態換來好環境。隨著“氣十條”“水十條”“土壤十條”的出台,海南州深刻認識生態保護與(yu) 經濟發展的辯證關(guan) 係,助力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綠色稅源”,為(wei) 地方財政節流開源,探索海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路徑,努力推動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3月23日,青海省重大項目集中開複工暨海南州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通道共和90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開工儀(yi) 式在共和縣三塔拉發電基地舉(ju) 行。項目建成後將為(wei) 青豫直流二期提供清潔電力。

  綠水青山是生態優(you) 勢,清潔能源則是發展驕傲,從(cong) 篳路藍縷的艱難奮進中走進高質量發展新春天,綠色發展已經定盤全領域,“聖潔海南”品牌也將越擦越亮。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