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趣說甘孜】在康定,鍋莊不隻是舞蹈

發布時間:2022-05-25 11:18:00來源: 四川日報

  一說起鍋莊,一般人都會(hui) 想到藏族的民間舞蹈。鍋莊舞,又稱為(wei) “果卓”“歌莊”“卓”等,藏語意為(wei) 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在節日或農(nong) 閑時,圍成圓圈,邊歌邊舞,表達喜悅心情,是藏族群眾(zhong)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形式。

  不過在康定,鍋莊又不僅(jin) 僅(jin) 是舞蹈。康定地處川藏交通要道,在清乾隆年間成為(wei) 藏漢“茶馬互市”的重要節點。當時這裏歸明正土司管轄,1936年《康定鍋莊調查報告》記載:明正土司分封頭人,執掌諸地,並令諸子及小頭人,建立鍋莊於(yu) 康市,為(wei) 諸頭人覲見駐節之地,亦為(wei) 各地商旅來康招待之所。因此,在康定,鍋莊最初是為(wei) 藏漢商人提供住宿的場所。

  還有一種說法是,漢藏商人商業(ye) 交往密切,但是往往存在語言障礙,買(mai) 賣雙方都需要當地有地位有聲望的人穿針引線。在當時的康定,明正土司屬下的“古曹”(又叫戈爪,藏語意為(wei) 貴族)成為(wei) 最理想的人選。由於(yu) “戈爪”家都安置有大的鍋灶供藏商熬茶用,所以漢族商人也用鍋莊一詞來為(wei) “戈爪”注音,久而久之約定俗成,在康定人的口語和文字中,鍋莊逐漸成為(wei) 對人物的尊稱。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