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巴”同心 握穩援建接力棒 譜寫巴塘鄉村振興新篇章
“桃源地塢”新村新貌。(圖片由成都市雙流區對口支援巴塘縣工作隊提供)
俯瞰巴塘縣城。(圖片由成都市雙流區對口支援巴塘縣工作隊提供)
成都市雙流區對口支援工作隊醫療組的醫生們(men) 到群眾(zhong) 家中送醫送藥。(圖片由成都市雙流區對口支援巴塘縣工作隊提供)
結對10年,成都市雙流區與(yu)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攜手走過3000多個(ge) 日日夜夜。
時光回溯,2012年,按照省、市安排部署,雙流區援建甘孜州巴塘縣。勇挑重擔、迎難而上,雙流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傾(qing) 注真情真意,派出一批批幹部紮根高原,譜寫(xie) “雙巴”同心的發展篇章。
海子山見證。10年來,雙流區先後派出5批近400名優(you) 秀幹部人才到巴塘掛職鍛煉、支醫支教,累計投入援建資金達3.63億(yi) 元,成為(wei) 助推巴塘發展的重要力量。
金沙江奔騰。2022年是雙流區援建巴塘縣10周年,麵向未來,“雙巴”心更近、情更濃,攜手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邁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征程。
2021年5月,成都市雙流區新一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走進巴塘。2021年以來,雙流區累計投入財政援建資金8378萬(wan) 元,從(cong) 基礎設施、民生幫扶到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捐資助學、扶老濟貧到愛心共建,一個(ge) 個(ge) 項目落地被稱為(wei) “高原江南”的巴塘;一項項飽含深情的愛心工程,見證著雙流與(yu) 巴塘血脈相連的真情厚誼。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川西高原上,接續奮鬥的畫卷濃墨重彩,援建之花盛放巴塘大地。
一個(ge) “新”字謀振興(xing) 規劃先行 吹響接續奮鬥的衝(chong) 鋒號
“高原江南,弦子故裏”,6月的巴塘,格桑花開,生機盎然。
2020年,巴塘縣正式脫貧摘帽,邁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步伐。2021年5月,雙流區新一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走進巴塘,接過援建工作“接力棒”。
站在新的起點,如何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成為(wei) 工作隊始終思考的問題。
謀篇先識大局。“海拔高士氣更高、缺氧不缺精神!”在2021年雙流區對口幫扶巴塘縣工作會(hui) 上,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陳勇說道。“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好今後的工作,關(guan) 鍵是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抵達巴塘後,為(wei) 迅速收集一線資料,工作隊分為(wei) 多個(ge) 小組,深入巴塘縣17個(ge) 鄉(xiang) 鎮和16個(ge) 重點村,開展了一係列深度調研,很快形成了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12條具體(ti) 舉(ju) 措,在甘孜州率先編製完成《雙流區對口幫扶甘孜州巴塘縣規劃(2021—2025年)》。
這是一張包含“金鵬向陽行動、金鵬扶智行動、金鵬興(xing) 業(ye) 行動、金鵬護綠行動、金鵬文成行動”5大行動的係統藍圖,規劃有23大類、67個(ge) 具體(ti) 項目,總投資達2.2億(yi) 餘(yu) 元。“去年以來,工作隊用了3個(ge) 月時間,梳理9年來幫扶項目286個(ge) ,梳理出結餘(yu) 幫扶資金415萬(wan) 元,並將結餘(yu) 資金納入2022年幫扶資金。”陳勇說。
一組數據體(ti) 現出雙流對口支援的力度。2021年,雙流區向巴塘縣投入財政資金3878萬(wan) 元、社會(hui) 援建資金330餘(yu) 萬(wan) 元,實施了教育保障、醫療幫帶、產(chan) 業(ye) 發展、就業(ye) 幫扶、幹部人才幫扶、全域結對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等7大類19個(ge) 項目。
一座座校園、衛生院投入使用,一片片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基地快速發展,一棟棟藏家民宿喜迎八方賓客……工作隊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使命,將對口幫扶的成績書(shu) 寫(xie) 在巴塘的山水間,也鐫刻在當地群眾(zhong) 舒展的笑顏裏。
一個(ge) “實”字興(xing) 產(chan) 業(ye) 因地製宜 點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強引擎
“現在我們(men) 采用機械化種植,也有專(zhuan) 家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土豆長勢很好,今年豐(feng) 收在望。”說起雙流區援建的土豆種植基地,巴塘縣波密鄉(xiang) 波堆村村民洛絨澤批表示,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以前種植的土豆畝(mu) 產(chan) 隻有600斤左右,去年畝(mu) 產(chan) 達到了3000斤,產(chan) 量實現翻番,今年也會(hui) 有好收成。”
項目帶動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集群促進地區發展。產(chan) 業(ye) ,始終是雙流區幫助巴塘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
去年,雙流區投入1080萬(wan) 元,在巴塘縣波密鄉(xiang) 、中咱鎮、亞(ya) 日貢鄉(xiang) 打造高原特色土豆種植基地,總麵積3705畝(mu) ,總產(chan) 量達到7400多噸,豐(feng) 富了巴塘“五彩藏鄉(xiang) ”特色農(nong) 業(ye) 品牌內(nei) 涵,幫助3個(ge) 鄉(xiang) 鎮群眾(zhong) 持續增收。
“歡迎來到桃源地塢,體(ti) 驗‘世外桃源’的安逸生活。”離巴塘縣城僅(jin) 10多分鍾車程,是一片錯落有致、別具風情的藏式小樓。
這裏是巴塘縣實施地巫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時打造的新村。曾經,地巫鎮中真、甲雪、壩夥(huo) 3個(ge) 村位於(yu) 離縣城149公裏的大山深處,平均海拔3600米,地質條件較為(wei) 惡劣。如今,村裏的群眾(zhong) 整體(ti) 搬遷到“桃源地塢”新村,新房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還有雙流區捐建的分布式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這讓村民們(men) 又多了一份收入。
漫山綠樹,脆桃成林,還有蜂蜜、核桃等豐(feng) 富的特產(chan) ,產(chan) 業(ye) 基礎打得牢,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發展路子再升級——要吃上旅遊飯。村集體(ti) 租用外出打工村民的房屋,開起了“藏家樂(le) ”,盤活閑置資源,引來八方遊客,再添一筆收入。
圍繞幫助巴塘壯大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拓寬富民惠民渠道,雙流區不斷探索前行。去年以來,雙流區投入1400餘(yu) 萬(wan) 元重點打造藏巴拉山紅色旅遊線路和鸚哥嘴石刻景點,提檔升級位於(yu) 巴塘城區的茶馬古道遺址,專(zhuan) 項投入1655萬(wan) 元支撐建設河西山萬(wan) 畝(mu) 立體(ti) 生態項目配套工程,投入100萬(wan) 元啟動建設德達火車小鎮項目,擦亮打響巴塘縣“五彩藏鄉(xiang) 、高原江南”地域名片。
一個(ge) “暖”字惠民生 智誌雙扶 激發自立自強的內(nei) 驅力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靠人。雙流區著力為(wei) 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讓巴塘人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你們(men) 真是我們(men) 的貼心人,謝謝!”在波密鄉(xiang) 波堆村,村民正呷緊緊握住雙流區對口支援工作隊醫療組醫生李小玲的手說。
醫療組在“送醫送藥健康巡診”活動中認識了正呷一家。正呷的父母患有疾病,醫療組每月到她家走訪,免費提供身體(ti) 檢查和藥品等醫療服務。不僅(jin) 如此,李小玲剛到巴塘不久,便克服高原反應,和同事們(men) 曆時9天,奔波了2000餘(yu) 公裏,往返巴塘縣9個(ge) 鄉(xiang) 鎮16個(ge) 接種點,為(wei) 8286位群眾(zhong)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群眾(zhong) 感謝的背後,凝聚著雙流區對口支援工作隊不怕艱苦、用情服務的為(wei) 民情懷。
送健康。去年以來,雙流區投入200餘(yu) 萬(wan) 元建設巴塘縣兒(er) 童保健中心,籌建巴塘縣人民醫院專(zhuan) 業(ye) 化體(ti) 檢中心,組織巴塘患者到雙流區接受手術。協助巴塘縣當地醫院開展門診治療1637人次,住院收治638人次,指導手術11台,搶救急診病人36人次,對50餘(yu) 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開展技術培訓。
育人才。深入實施“青藍工程”,一對一幫扶指導當地教師。2021年,雙流區派出13名教師開展教育傳(chuan) 幫帶,培養(yang) 一線教師90餘(yu) 名。選派13名巴塘籍優(you) 秀初中畢業(ye) 生到雙流中學、棠湖中學就讀,為(wei) 100名貧困大學生提供40萬(wan) 元生活補助。
強根基。2021年,雙流區安排638萬(wan) 元,對巴塘縣專(zhuan) 技人才和黨(dang) 政幹部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累計培訓580餘(yu) 人次,向外輸出勞動力123人,促進觀念互通、技術互學,為(wei) 巴塘培養(yang) 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堅持政府主導與(yu) 社會(hui) 參與(yu) 有機結合,匯聚各方力量同心助發展。一年來,雙流區27個(ge) 部門和巴塘縣25個(ge) 部門、雙流區9個(ge) 鎮(街道)和巴塘縣17個(ge) 鄉(xiang) 鎮簽訂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五年幫扶協議》,以結對開展產(chan) 業(ye) 技術指導、就業(ye) 幫扶谘詢、支部共建共育、人才交流互動等方式,實施全域結對幫扶拓展。
秉持初心,接續前行。“雙巴”同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麗(li) 新畫卷正在“高原江南”徐徐鋪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產業旺,脫貧增收有保障
近年來,巴塘、得榮等縣通過成都市雙流區、青羊區等對口援建,產業逐漸興旺,帶動當地群眾穩定增收。[詳細] -
雙流區援藏創造多個“第一” “高原江南”越變越美麗
“高原江南”也因此越變越美麗。近日,雙流區和巴塘縣分別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18年“對口幫扶藏區彝區貧困縣先進集體”和“脫貧攻堅先進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