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豹女孩”:在世界屋脊綻放青春光芒
三江源國家公園昂賽大貓穀。薑楠 攝
青藏高原上的雪豹。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花兒(er) 地。薑楠 攝
今年是我在青藏高原的第三個(ge) 年頭了。三年來,從(cong) 青海玉樹三江源,到海西祁連山,再到西藏那曲,我一直都在“追豹”的路上。
雪豹是青藏高原的保護旗艦種。社區監測、生計發展、人獸(shou) 衝(chong) 突、垃圾管理……這裏的每項工作都和雪豹息息相關(guan) 。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我們(men) 組織當地牧民作為(wei) 監測員參與(yu) 布設和維護紅外相機,我們(men) 負責回收及整理、分析、反饋收集到的數據。通過一台台紅外相機,我們(men) 能清晰捕捉該地區雪豹和其他野生動物的蹤影,了解它們(men) 的活動節律、分布信息和行為(wei) 習(xi) 慣。
在世界屋脊研究野生動物,免不了直麵挑戰。雪豹喜歡陡峭的石壁和山崖,因此安放紅外相機必須克服恐高心理。2021年10月,在雲(yun) 塔村爬山布設紅外相機時,我為(wei) 了緊跟隊伍,沒來得及觀察周圍環境。當穿過灌木到達監測位點時,才發現自己站在山脊線上,背後就是幾十米高的斷崖,立馬嚇得眩暈蹲下。檢查並重新安裝好紅外相機後,我們(men) 又爬完兩(liang) 座山才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這一趟,我們(men) 創造了為(wei) 追逐雪豹一天內(nei) 翻越3座山的紀錄。
在祁連山無人區,相機布設在沒有路的山溝裏,車隻能開到溝口。我從(cong) 下午3點順著河往溝裏走,走到最深處相機位點時,已經傍晚7點左右了。此時氣溫明顯下降,體(ti) 力耗盡的我隻能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加快腳步,終於(yu) 在晚上8點半回到了車裏。這一天下來,我大概走了15公裏的山路。2021年11月,我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格拉丹東(dong) 雪山開展野生動物調查,當晚在薑古迪如冰川下海拔5350米的牧戶家借宿。下半夜,我的心率突然下降到65左右,由於(yu) 高原反應喘不上氣,同行人緊急找來氧氣,才化險為(wei) 夷。
這條路雖然艱苦,但也留下很多感動瞬間。每次回收紅外相機數據,當地牧民監測員都會(hui) 緊盯我的電腦屏幕。當看到雪豹時,他們(men) 會(hui) 激動地大叫“sa”(雪豹的藏文名),然後拿出手機對著屏幕拍個(ge) 不停。2019年玉樹遭遇雪災時,監測員白瑪把受災的野生動物背到家中處理救助、悉心照料,並放歸野外。三江源的牧民們(men) 對動物的熱誠是我們(men) 開展保護的有利條件,也是三江源生態係統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的基礎。
近年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已有30多位青年研究者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足跡。在嘉塘草原,我們(men) 開始了草場監測及恢複,發動社區阿姐製作手工藝品;在巴塘草原,我們(men) 讓水獺成為(wei) 玉樹結古鎮的明星物種;在昂賽峽穀,我們(men) 開展的自然體(ti) 驗活動讓這裏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貓穀”;在索加草原,我們(men) 協助安裝防熊門窗緩解當地人熊衝(chong) 突……相信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成立,越來越多的公眾(zhong) 會(hui) 關(guan) 注這片神奇的土地,也會(hui) 有更多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陣營中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個村子的野保行動:父子接力照料雪豹3年 白唇鹿在護林員家成長
更思村與三江源毗鄰,海拔超過4000米,這裏生活著雪豹、白唇鹿、棕熊、岩羊等珍稀動物。其中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幼崽,目前也在護林員的照料下慢慢長大。 [詳細] -
雪山“追豹”女孩:為監測雪豹 一天翻越3座山
成為“追雪豹的女孩”一年多,她已能熟練區分雪豹與其他動物的糞便,並在雪豹糞便頻繁出現的地帶放置紅外相機,觀測這一神秘的野生動物。“[詳細] -
青海“95後”生態管護員為雪豹拍“寫真”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95後”生態管護員紮西達哇,近年來利用拍攝設備,相繼拍攝到一組雪豹的珍貴畫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