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將建犛牛產業園
7月25日,壤塘縣崗木達鎮明達村工作組在草原上為(wei) 村裏的犛牛打耳標。今年6月底以來,壤塘縣以“摸家底、搞產(chan) 業(ye) ”為(wei) 目標,啟動“數犛牛”專(zhuan) 項工作,以推動犛牛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實現助農(nong) 增產(chan) 增收增效。
今年,壤塘縣出台《壤巴拉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從(cong) 現代畜牧業(ye) 發展角度出發,以則曲河和杜柯河為(wei) 畜牧業(ye) 發展軸線,劃分犛牛產(chan) 業(ye) 核心區、潛力區和穩定區,形成“一核二帶三片區”的犛牛產(chan) 業(ye) 布局,力爭(zheng) 2025年建成犛牛產(chan) 業(ye) 園。
壤塘縣科農(nong) 局畜牧中心主任石旦真介紹,壤塘縣計劃開展昂科犛牛保種工程,建立飼草示範基地,建設標準化犛牛示範養(yang) 殖基地6個(ge) ,推廣先進適用的飼養(yang) 技術和養(yang) 殖模式,確保全縣犛牛存欄量穩定在12萬(wan) 頭。新建犛牛屠宰加工場1個(ge) ,建設年貯存500噸冷鏈係統,構建高品質精深加工體(ti) 係,打造現代智慧畜牧業(ye) ;同時,出台《犛牛標準化養(yang) 殖方案》,試點推行犛牛標準化養(yang) 殖,通過夏天放養(yang) 、冬天補飼的方式,提高犛牛的出欄率,由“單季出欄”變為(wei) “全季出欄”。
目前,壤塘縣已初步形成了以南木達片區為(wei) 核心的犛牛養(yang) 殖格局。上壤塘鄉(xiang) 康壟村已建起犛牛產(chan) 業(ye) 鏈,把牛奶賣到都江堰等地,牧民畜產(chan) 品收入大幅提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壤塘犛牛直送溫州人餐桌 “西牛東送”開啟產業扶貧之道
2019年,“西牛東送”工程共拉運犛牛2500多頭,實現產值2067萬元。2020年,預計將調運犛牛4000到5000頭。[詳細] -
四川鬆潘試種新型飼草 讓犛牛吃得更“營養”
鬆潘是阿壩州畜牧業大縣,當地村民有種牧草的習慣,大多是種適宜本地生長的黑麥草。為了改善牧草結構,過去兩年,大邑縣對口支援鬆潘工作隊利用飛地園區在大邑縣沙渠鎮種了400畝新型飼草。[詳細] -
中石油四川銷售助阿壩犛牛奶“走出去”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點地區,也是中國石油對口幫扶的對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