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江河奔騰看中國|黃河奔流澤隴原——甘肅繪就黃河保護治理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2-10-08 11:28:00來源: 新華社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黃河在甘肅兩(liang) 進兩(liang) 出,從(cong) 青藏高原奔向黃土高原。黃河幹流甘肅段913公裏,占幹流總長度的16.7%。

   大河舊貌換新顏。在甘肅,地處黃河源區的瑪曲為(wei) 黃河年補水超百億(yi) 立方米,沿黃流域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超92%,水土保持率10年提升16個(ge) 百分點。

   打贏“黃河保衛戰”

   秋日草原,河曲蜿蜒,牛羊如星點。靜流之水在廣袤草原蓄積能量,拐過一個(ge) 大彎後,一路奔騰。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補給區。在藏語中,瑪曲意為(wei) “黃河”。

   瑪曲能為(wei) 黃河涵養(yang) 水源,與(yu) 其生態係統密不可分:植物根係把土壤變作鬆軟的“海綿”,下雨時吸水,無雨時滲出補充徑流。

   保護修複草原,是瑪曲“黃河保衛戰”的關(guan) 鍵。


9月17日拍攝的阿萬(wan) 倉(cang) 濕地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為(wei) 讓草原“休養(yang) 生息”,瑪曲大力推進退牧還草。同時,整治沙丘、覆土種植以治理沙化草原,投放鷹與(yu) 銀狐來防治鼠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持續推進。

   “2012年至2021年,瑪曲累計治理沙化草地25.68萬(wan) 畝(mu) ,沙化草地麵積較治理之初下降了30%以上。”瑪曲縣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馬建雲(yun) 說。

   監測顯示,2021年黃河在瑪曲入境流量為(wei) 92億(yi) 立方米,出境流量196億(yi) 立方米,增加104億(yi) 立方米;與(yu) 2007年相比,補給量增加45.5%。

   沿河而下。在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青綠的黃河與(yu) 裹挾著泥沙的洮河在峽穀間相撞,黃綠兩(liang) 色“涇渭分明”。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雨後容易水土流失、泥沙入黃。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則是保護黃河的重要舉(ju) 措。

   甘肅省水利廳介紹,甘肅通過興(xing) 修梯田、固土保塬等方式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率從(cong) 2011年的43.95%增長到2021年的60.01%,保護了黃河流域生態。

   防止水土流失已成社會(hui) 自覺。定西市通渭縣74歲的雙胞胎兄弟許誌剛、許誌強在黃土高原上種出400餘(yu) 畝(mu) 的植物園:桃樹、雲(yun) 杉、牡丹,甚至棕櫚、無花果……

   “水土保持住了,樹越種越好活,小氣候更好了。”許誌剛說。

   黃河安瀾水愈淨

   黃河平,天下寧。

   蘭(lan) 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hui) 城市,自古人口聚居,曆史上曾飽受水患。2012年汛期,黃河蘭(lan) 州段過洪流量達3860立方米每秒,甘南、臨(lin) 夏、蘭(lan) 州、白銀4個(ge) 市州部分耕地被淹,群眾(zhong) 被疏散轉移。


 這是在甘肅省蘭(lan) 州市拍攝的黃河兩(liang) 岸城市風光(9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2014年,黃河甘肅段防洪治理工程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涉及4個(ge) 市州15個(ge) 縣區,治理河道長262公裏,概算投資33.98億(yi) 元。

   在蘭(lan) 州,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2018年至2020年,黃河上遊連遇三個(ge) 豐(feng) 水年,工程確保了黃河安瀾。”蘭(lan) 州市水務局局長馮(feng) 康斌說。

   黃河變“靜”,也在變“淨”。

   位於(yu) 蘭(lan) 州市的黃河一級支流雷壇河,曾經汙水橫流、臭氣熏天。2020年12月,雷壇河黑臭水體(ti) 治理整改工程竣工。沿岸汙水收集匯入城市汙水主管網,處理後達標排放。

   2021年底,蘭(lan) 州市主城區4個(ge) 汙水廠完成提標擴容。雁兒(er) 灣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張磊介紹,該廠的出水標準從(cong) 一級B升至一級A,日處理規模由26萬(wan) 噸增至30萬(wan) 噸,改善了黃河水體(ti) 健康。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介紹,在甘肅黃河流域,30個(ge) 省級及以上工業(ye) 園區建成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共建成生活汙水處理廠62座。黃河幹流甘肅出境斷麵水質連續6年達到Ⅱ類,2021年甘肅沿黃流域41個(ge) 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比例為(wei) 92.68%。

   幸福河畔煥新機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才能獲得母親(qin) 河更長久的滋養(yang) 。

   曾經以黃金開發和傳(chuan) 統畜牧業(ye) 為(wei) 主的瑪曲縣,開始探索轉型路。“80後”藏族青年叁旦告別放牧,開了一家叫“蔣朵”的有機化肥廠。在藏語中,“蔣朵”意為(wei) 綠色。

   “把牲畜糞便變廢為(wei) 寶,用於(yu) 草原沙化治理,還能減少黃河汙染。”叁旦說,公司去年的銷售收入達3400多萬(wan) 元。

   生態之路也是發展之路。


這是在甘肅省蘭(lan) 州市拍攝的黃河兩(liang) 岸城市風光(9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老工業(ye) 城市蘭(lan) 州,2021年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6.5%,經濟發展更綠色。

   僅(jin) 在蘭(lan) 州高新區,就有生物醫藥公司200多家,上年總產(chan) 值在200億(yi) 元以上。“過去兩(liang) 年,我們(men) 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20%、69%。”中農(nong) 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克山說。

   在黃河水的哺育下,白銀市靖遠縣東(dong) 灣鎮三合村的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興(xing) 盛,4000多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灌溉效率得以提升。

   “今年辣椒的行情格外好,預計今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能破萬(wan) 元。”東(dong) 灣鎮副鎮長李曉光說。

   黃河之變,更提振了黃河兒(er) 女的精氣神。

   在蘭(lan) 州黃河風情線,兩(liang) 岸綠意蔥蘢,人們(men) 跑步、歌唱、走秀、抖空竹……夜幕降臨(lin) ,晚風拂麵,好不愜意。

   “昔日的天塹,已成為(wei) 流淌的幸福河。”見證黃河30餘(yu) 載巨變的蘭(lan) 州水運集團快艇駕駛員楊世平感慨道。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