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瑪曲:保護草原生態 涵養黃河水源
牛群和馬在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的一處草地上吃草(9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瑪曲縣在2019年就實現了草畜平衡。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部邊緣,境內(nei) 天然草原、沼澤濕地分布廣,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補給區。
受自然和人為(wei) 因素的影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瑪曲草原出現不同程度沙化退化現象,水源涵養(yang) 能力下降。
瑪曲縣通過實施退牧還草、沙化退化草原綜合治理、濕地保護與(yu) 修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生態修複治理、草原鼠害防控等一係列生態保護工程項目,全力推動黃河上遊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目前,瑪曲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瑪曲草原向黃河補給水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瑪曲縣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馬建雲(yun) 在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一處阻沙林帶建設區域觀察植被生長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瑪曲縣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馬建雲(yun) 在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的一處阻沙林帶建設區域觀察草方格沙障內(nei) 植被生長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牧民卓瑪加布在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一處沙丘上查看他參與(yu) 種植的灌木生長情況(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一處阻沙林帶建設區域的草方格沙障內(nei) 的植被(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黃河瑪曲段幹流沿岸一處流動沙丘修複治理工程(9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黃河瑪曲段幹流及沿岸景觀(9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瑪曲縣阿萬(wan) 倉(cang) 濕地內(nei) 的河流和沼澤(9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瑪曲縣阿萬(wan) 倉(cang) 濕地內(nei) 的一處沼澤(9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甘南:黃河九曲中的首曲倒流
有句俗話說:“大河向東流”。地球是由西向東轉的,河流也都是自西向東流。為什麽在瑪曲縣卻成了例外,偏偏逆流往西走?[詳細] -
瑪曲:黃河從這裏清澈流過
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在藏語中,瑪曲就是“黃河”的意思。 [詳細]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瑪曲:黃河,從這裏清澈流過
夏天是瑪曲最美的季節。放眼望去,青青草原,山花爛漫,清澈的黃河蜿蜒流淌。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瑪曲草原沙化問題一度突出,水源涵養能力不斷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