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定縣得妥鎮過渡安置點建起臨時黨委 有事找黨員 黨員在身邊
“酥肉炸脆一點!”“燒雞準備起鍋了!”10月1日上午9時,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繁榮安置點臨(lin) 時搭建的廚房內(nei) ,一群青年男女砌灶置鍋、殺雞切菜、生火做飯,準備著中午的“壩壩宴”,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農(nong) 村裏的傳(chuan) 統宴席就是吃‘壩壩宴’。今天是國慶佳節,在這個(ge) 特殊的日子裏,我們(men) 號召村民、誌願者到安置點做上一桌‘壩壩宴’,希望大家感受節日的溫暖。”得妥鎮南頭村村支部書(shu) 記孫安民身穿印有“紅城先鋒”字樣的紅色馬甲,翻炒著鍋裏的菜肴,滿頭是汗。
記者注意到,不止孫安民,一個(ge) 個(ge) 紅色身影穿梭在安置點各處,他們(men) 是“紅城先鋒”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
“這裏是‘花園式小區’,綠化搞得好。‘有事找黨(dang) 員、黨(dang) 員在身邊’的標識牌就在門前,需要幫助可以直接聯係黨(dang) 員,新家住著很巴適!”聯合村村民李雪琪說。
得妥鎮繁榮安置點分為(wei) A、B兩(liang) 個(ge) 區域,能容納228戶877人。如何幫助安置點群眾(zhong) 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瀘定縣在安置點組建臨(lin) 時黨(dang) 委,成立黨(dang) 群服務中心,充分發揮陣地功能。
11時左右,在鏗鏘有力的宣誓聲中,得妥鎮繁榮安置點臨(lin) 時黨(dang) 委正式宣布成立。
“雖然今天舉(ju) 行成立儀(yi) 式,但工作早就開始了。”聯合村1組黨(dang) 員郭洪全說。
“結合安置點現有條件,我們(men) 圍繞組織建設、製度落實、基層治理和服務保障等方麵,探索建立‘11529’管理體(ti) 係,即堅持黨(dang) 建引領為(wei) 中心,建設一個(ge) 黨(dang) 群服務中心,實行點長、片長、區長、網格長、戶長五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規範管理和服務保障兩(liang) 套機製,設立9個(ge) 功能室。”瀘定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潔介紹。
此外,安置點設立的“紅城先鋒”黨(dang) 員活動室、綜治室、便民服務室、警務室(消防執勤室)、衛生室(心理谘詢室)、後勤服務室、圖書(shu) 室、老年活動室、兒(er) 童之家9個(ge) 功能室,將從(cong) 引導群眾(zhong) 搬遷入住、指導屋內(nei) 設施使用、法律法規宣傳(chuan) 、心理疏導、日常管理等方麵提供服務。
“接下來,我們(men) 將持續開展‘有事找黨(dang) 員 黨(dang) 員在身邊’黨(dang) 員聯係服務群眾(zhong) 活動,積極構建黨(dang) 建引領、多方參與(yu) 、有序自治的過渡安置點管理格局,實時回應群眾(zhong) 的關(guan) 切和訴求。”劉潔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瀘定地震集中過渡安置房交付使用 430戶受災群眾搬進“新家”
9月30日,瀘定地震集中過渡安置房交付使用,430戶受災群眾告別臨時帳篷,陸續搬進位於磨西鎮、得妥鎮的過渡板房安置點。[詳細] -
不停奔跑的綠色力量——四川郵政抗震救災保供工作掠影
在這場抗震救災保供的工作中,凝聚了全國上下同心、盡銳出戰、奮力救援的中國力量。這股強大的力量背後,湧動著一支綠色力量——四川郵政。[詳細] -
瀘定地震後 萬名應急誌願者衝在前線……
9月22日,由省文明辦指導、省誌願服務聯合會、省誌願服務基金會支持的“‘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四川青年應急誌願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啟動了前期準備工作。[詳細] -
凝聚智慧力量 同心抗震救災——四川統一戰線助力“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紀實
在各路救援隊伍中,活躍著廣大統戰組織和成員的身影。在源源不斷向災區匯集的捐款捐物中,更是不乏統一戰線的愛心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