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瑪多“白珍珠”讓百姓錢袋鼓起來

發布時間:2022-10-25 09: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瑪多“白珍珠”讓百姓錢袋鼓起來
圖為(wei) 瑪多縣藏羊群。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我沒想到今年養(yang) 殖藏羊的分紅比去年還多,現在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鎮牧民更呷高興(xing) 地說。

  瑪多藏羊是黃河源頭瑪多縣的特產(chan) ,被當地人譽為(wei) “白珍珠”。草地型藏係羊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特有品種,具有適應性強、體(ti) 格大、生長發育快、羊毛品質佳等特性。瑪多藏羊是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

  瑪多,藏語意為(wei) “黃河源頭”,位於(yu) 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縣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縣,生態地位突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態屏障。瑪多縣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保育區之一。

  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介紹,瑪多縣紮陵湖鄉(xiang) 日前千隻藏羊集中出欄,標誌著“前店後廠”的新發展模式在當地正式拉開帷幕,傳(chuan) 統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有了新的突破,不斷推動著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紮陵湖鄉(xiang) 以黨(dang) 建引領帶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協調落實好各類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和國家各類惠農(nong) 富農(nong) 強農(nong) 政策,依托瑪多“三湖一碑”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的“前店後廠”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通過政府主導、企業(ye) 參與(yu) 、群眾(zhong) 配合,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守好群眾(zhong) “錢袋子”、探索產(chan) 業(ye) 富民“新路子”。

  同時,瑪多縣通過集中收購各村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及牧戶出欄的藏羊進行深加工,形成“生產(chan) +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生產(chan) 銷售鏈,並積極對接果洛金草原有機犛牛肉加工有限公司,商議運輸、加工、包裝、貯藏等事項,解決(jue) 了運輸、屠宰、加工的後顧之憂,打響了“瑪多藏羊”品牌,不斷實現了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規模化、規範化發展。

  瑪多縣花石峽鎮日謝村支部書(shu) 記肉多說:“現在我們(men) 合作社已經步入正軌,合作社收入和牧民的分紅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合作社一定會(hui) 發展得越來越好,牧民們(men) 也會(hui) 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遠。”

  瑪多縣農(nong) 牧和科技局局長桑傑才讓表示,目前,瑪多縣犛牛藏羊原產(chan) 地可追溯體(ti) 係已成功建成,這樣不僅(jin) 可以實現瑪多縣畜產(chan) 品的全過程的查詢,還大大提升了產(chan) 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追溯的畜產(chan) 品比普通產(chan) 品附加值高,提升了企業(ye) 形象。同時帶追溯的畜牧收購價(jia) 格將高於(yu) 普通產(chan) 品收購價(jia) 格,能帶動黃河源頭農(nong) 牧民增收,且增收效果明顯,即通過畜牧產(chan) 業(ye) 實現精準扶貧。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