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裏的青海故事】擦亮“黑藏羊”金字招牌
三月的塔秀草場生機勃勃、牛羊成群,牧家炊煙嫋嫋。牧民達傑正將黑藏羊趕回羊棚,準備第二天早上喂養(yang) 的飼料。
達傑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黑羊場的牧民,在他眼裏,黑藏羊是貴南草原上的“黑珍珠”,也是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的“寶貝”。
“這種半圈養(yang) 方式可以節省很多勞力,我們(men) 可以一邊打工,一邊獲得繁育中心和合作社的分紅。”達傑說,正是因為(wei) 養(yang) 殖黑藏羊牧民們(men) 的生活才越來越好。
1958年,貴南黑藏羊峰值時達到20萬(wan) 隻。之後,受市場皮毛價(jia) 格下滑影響,貴南黑藏羊數量急劇減少,到1998年,全縣黑藏羊僅(jin) 剩1200隻,總數下降到曆史最低。
如何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突破畜牧業(ye) 發展瓶頸,打響貴南黑藏羊品牌,實現畜牧業(ye) 從(cong) “跟跑”到“並跑”,再向“領跑”的華麗(li) 轉身?貴南縣委、縣政府果斷決(jue) 策,決(jue) 定以黨(dang) 建為(wei) 抓手,助推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打造“1210”黑藏羊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通過轉變產(chan) 業(ye) 發展方式,推動黑藏羊保種規模逐年擴大。
2013年貴南縣成立黑藏羊養(yang) 殖協會(hui) ;2015年成功注冊(ce) “貴南黑藏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7年最終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審核,貴南黑藏羊成為(wei)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2019年,貴南縣提出“1210”的發展模式。
“三項認證使貴南縣特色畜產(chan) 品擁有了進入國內(nei) 外市場的身份證和通行證,對提高黑藏羊係列產(chan) 品知名度、促進畜牧業(ye) 提質增效、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發揮有效作用。”貴南縣農(nong) 牧和水利局局長劉玉峰說。
3月28日,記者走進貴南縣黑藏羊繁育中心看到,中心副主任旦正傑和同事正在給黑藏公羊喂飼料。該中心主要負責飼養(yang) 種公羊,到了配種季節的時候,把這些種公羊分到不同的母羊群(擴繁群)中進行配種。若母羊產(chan) 的羔羊經鑒定合格後給牧戶每隻補助200元,然後拉到中心飼養(yang) ,直至成年。
貴南縣黑藏羊繁育中心是貴南縣提出“1210”發展模式中的“1”,也就是以一個(ge) 繁育中心為(wei) 主。另外,還有兩(liang) 個(ge) 黑藏羊示範村,10個(ge) 合作社。目前,中心公羊達到了500多隻,中心的建立達到了高效養(yang) 殖保種擴繁的目的。
旦正傑介紹,黑藏羊繁育中心還與(yu) 青海省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學等技術團隊簽訂協議,對黑藏羊羊肉風味關(guan) 鍵基因調控、生長發育關(guan) 鍵基因高效篩選分析、羊肉營養(yang) 價(jia) 值評價(jia) 分析等方麵工作進行研究,並已完成研究工作。
目前,貴南縣黑藏羊良種繁育體(ti) 係全麵建成,2021年黑藏羊保種規模增加至2.4萬(wan) 隻,同比增長120%,到2022年力爭(zheng) 達到7.2萬(wan) 隻。
有了國家有機產(chan) 品示範縣品牌效應,還需通過一係列創新活動延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因此,貴南縣在強化黑藏羊遺傳(chuan) 資源保護、選育工作的同時,加快建立品種、繁育、檢疫、屠宰加工、肉製品檢驗、冷鮮冷鏈運輸等一套黑藏羊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製定有機羊肉生產(chan) 操作規程,加快黑藏羊收購標準化、數據化、透明化網絡建設,使黑藏羊全產(chan) 業(ye) 鏈得到健康融合發展。
酒香也要會(hui) 吆喝。貴南縣強化品牌宣傳(chuan) 、推介和保護,借助“青洽會(hui) ”“農(nong) 交會(hui) ”“豐(feng) 收節”等省內(nei) 外營銷促銷平台和網絡新媒體(ti) ,積極開拓黑藏羊產(chan) 業(ye) 國內(nei) 市場,擦亮“貴南黑藏羊”金字招牌,挖掘黑藏羊獨特的文化資源,加大與(yu) 自然風光、藏繡歌舞、傳(chuan) 統民宿、特產(chan) 美食等要素有效融合,促進農(nong) 牧文旅協同推進,最大程度地開發黑藏羊潛在價(jia) 值,讓貴南黑藏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春天裏的青海故事】“草灘灘”振興路上變身“金灣灣”
下巴塘村的草原在鄉村振興的春風下搖身一變,化成村民的“金灣灣”,幹部和群眾也都成了新時代的“追夢人”,和著暖風與夢想,一起向未來。 [詳細] -
【春天裏的青海故事】湖畔牧家,小原羚“豆豆”認親記
索南才讓告訴記者:“發現小羊後,我們一直沒看到大羊過來,就趕緊給哈爾蓋派出所幹警李士楨打了電話。等李幹警到了以後,按照以往的救助習慣,我們又守了4個小時,還是沒有大羊過來,所以采取了救助措施。”[詳細] -
【春天裏的青海故事】小網格編織大民生
目前,小區采取‘一格一支部’或‘多格一支部’的方式,搭建起‘小區黨支部、樓宇黨小組、單元網格長’為基本框架的黨組織體係,基本實現了黨組織網格全覆蓋、管理全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