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
記者7日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發布會(hui) 上獲悉,與(yu) 試點前相比,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植被麵積增加51.27平方公裏,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ti) 改善趨勢。
祁連山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nei) 蒙古高原的交匯處,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泛第三極的核心區,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區、水源涵養(yang) 戰略區。
近年來,通過係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持續改善祁連山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質量,區域內(nei) 水源涵養(yang) 功能明顯增強,凍土穩定性不斷提升,地表水水質總體(ti) 呈二類以上,生態環境呈現新麵貌。
據介紹,近年來青海省將青海省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仙米國家森林公園等保護地整合劃入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實現統一管理、整體(ti) 保護和係統修複,園區全範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更嚴(yan) 格保護,生態保護展開新局麵。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園區內(nei) 78宗礦業(ye) 權全部關(guan) 停注銷並實施了修複治理措施。同時建成40個(ge) 高標準管護站,配備54輛巡護車輛。劃定2339個(ge) 巡護網格,覆蓋了國家公園及周邊區域2.6萬(wan) 平方公裏,保護管理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專家建議:調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水生態環境監測重點
在未來,有必要針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河流和濕地開展持續的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並將監測重點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更大、與國家公園核心管理區域聯係更緊密的河流源頭區域轉移。[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努力在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上作出應有貢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