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祁連山是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北緣的‘天然濕島’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和西北諸河的重要水源地。”12月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師王大軍(jun) 介紹道。
五隻雪豹、五隻荒漠貓、五隻猞猁、六隻兔猻同框;在昆蟲調查方麵發現10種新品種,中國新記錄2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祁連山鳥類新記錄9種……近年來,通過係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有力改善,區域內(nei) 水源涵養(yang) 功能明顯增強,與(yu) 試點前相比,植被麵積增加51.27平方公裏,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ti) 改善趨勢。
青海省還將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仙米國家森林公園等保護地整合劃入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實現統一管理、整體(ti) 保護和係統修複,園區全範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行更嚴(yan) 格保護,生態保護展開新局麵。
據悉,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園區內(nei) 已有78宗礦業(ye) 權全部關(guan) 停注銷並實施了修複治理措施,建成40個(ge) 高標準管護站,劃定2339個(ge) 巡護網格,覆蓋了國家公園及周邊區域2.6萬(wan) 平方公裏,保護管理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此外,祁連山國家公園組建簽約兩(liang) 支生態攝影師和管護員攝影師隊伍,幾年來,近200幅攝影作品斬獲國內(nei) 外攝影大獎,提升了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向世界生動展示了中國國家公園、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形象。
“下一步,我們(men) 將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ti) 係建設,強化科研支撐能力,更加全麵、準確、科學地掌握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生態係統質量狀況。”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長韓強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努力在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上作出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多種珍稀野生動物頻頻亮相柴達木盆地
藏原羚、白唇鹿、大鵟……近日,攝影愛好者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內,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他們時而向山下奔跑,時而在停歇處低頭覓食,呈現出一幅美麗和諧的自然畫卷。[詳細] -
青海省天峻縣: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長期以來,地處柴達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打造生態保護和治理樣板縣。[詳細] -
青海:多措並舉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動力
近年來,青海紮實開展了一係列生物多樣性保護探索和實踐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該省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積極貢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