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丨青海同仁:學深學透學出效果 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2-12-11 23:53: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今天紅旗宣講團來我們(men) 這裏宣講,給我們(men) 講述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一係列惠民利民政策,我覺得講得很明白,使我們(men) 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信心和底氣。”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加吾鄉(xiang) 協知村村民旦正昂加說。連日來,同仁市委紅旗宣講團赴各鄉(xiang) 鎮村社,開展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大宣講活動,將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息息相關(guan) 的生活,用生活中的事說發展中的理,讓群眾(zhong) 聽得清、聽得懂、聽得進,獲得了各地群眾(zhong) 肯定。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軍(jun) 分區藏漢雙語宣傳(chuan) 文化小分隊來到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曲庫乎鄉(xiang) 木合沙村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村民們(men) 聽說後紛紛趕來聽講,小小的會(hui) 議室滿滿當當 圖片來源:軍(jun) 旅微生活公眾(zhong) 號

  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同仁市迅速啟動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十進”宣講活動,市委紅旗宣講團深入各鄉(xiang) 鎮村社、學校、寺院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內(nei) 容送到基層群眾(zhong) 中,以“理論+文藝”等活潑的宣講方式,讓各族群眾(zhong) 在寓教於(yu) 樂(le) 中深入了解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同仁市幹部群眾(zhong) 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情持續高漲。

  推動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黨(dang) 的二十大閉幕後,中共同仁市委召開全體(ti) 會(hui) 議,安排全市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工作,要求抓好學習(xi) 教育,各級領導幹部身體(ti) 力行、率先垂範;抓好培訓宣講,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xi) 教育培訓;抓好宣傳(chuan) 造勢,全方位、立體(ti) 式解讀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多端口、全景式發出網上正麵宣傳(chuan) 的時代強音。

  黃南州委常委、同仁市委書(shu) 記旦增在深入鄉(xiang) 鎮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時說,要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海工作提出的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體(ti) 學習(xi) 領悟、一體(ti) 貫通落實,做到細化、實化、具體(ti) 化,學出新思想、新動力、新幹勁,堅定捍衛“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要將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同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社會(hui) 治理、經濟發展等各項工作的實踐成果,找準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與(yu) 現代化建設的切入點和發力點,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要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精神狀態和責任擔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各類風險挑戰,有力築牢堅固安全屏障。要大力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忠誠擔當、團結奮鬥,埋頭苦幹、勇毅前行,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範化解風險,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取得更大勝利。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各地幹部群眾(zhong) 一起收看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式,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圖片來源:同仁組工微信公眾(zhong) 號圖片拚合

  連日來,青海省同仁市在學深悟透、宣傳(chuan) 引領、生動闡釋上下功夫,各民族幹部群眾(zhong) 通過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大家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更加堅決(jue) ,依靠勤勞智慧,共同團結奮鬥,努力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信心更加堅定。同仁市不僅(jin) 要求各部門一把手帶頭傳(chuan) 達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時間組織領學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通過交流研討、撰寫(xie) 心得等方式奮力汲取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真理偉(wei) 力,還要求縣級領導幹部帶隊深入聯點鄉(xiang) 鎮、村社、寺院、學校及分管部門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切實用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舉(ju) 辦以“勇擔新使命·啟航新征程”為(wei) 主題的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知識競賽 圖片來源:今日同仁

  同仁市還特別注重運用開展書(shu) 畫攝影展、文藝匯演等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藝宣講係列活動,通過“理論+文藝”等藝術性、互動化宣講方式,用“接地氣”的故事和語言,配合基層宣講隊拉家常、談發展,講政策、話感恩的宣講形式,使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深入到了田間地頭、群眾(zhong) 家中。並且,同仁市充分運用互聯網,通過“學習(xi) 強國”“青海幹部網絡學院”“黃南先鋒”“黨(dang) 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等平台,廣泛學習(x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反映全市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熱烈祝賀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的衷心和擁護。

  宣講通俗易懂,方式靈活多樣,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同仁市正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地落實。

  奮力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同仁篇章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風光 圖片來源:同仁市委宣傳(chuan) 部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日前召開的中共同仁市委一屆五次全體(ti) 會(hui) 議提出,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始終堅持“三個(ge) 務必”的重大要求,深刻把握“五個(ge) 重大原則”的重要遵循,牢牢謹記“五個(ge) 必由之路”的規律性認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振奮精神、奮發進取,在新的長征路上奮力譜寫(xie) 同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圖為(wei) 俯瞰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 圖片來源:同仁市委宣傳(chuan) 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同仁市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以農(nong) 牧為(wei) 基礎、生態為(wei) 根本、文化為(wei) 核心、民生為(wei) 主線、城鎮化為(wei) 統領”的思路,大力穩增長、調結構、提動能,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40.26億(yi) 元,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6.35億(yi) 元,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29.02億(yi) 元,社會(hui) 銷售品零售額10.15億(yi) 元,全體(ti) 居民人均收入22060元,其中,較2017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41.96%,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28.93%。綠色宜居、民生改善、人樂(le) 年豐(feng) 的同仁已經舊貌換新顏。

  

  圖為(wei) 位於(yu)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隆務鎮的隆務老街上熱鬧的地攤夜市 圖片來源:同仁市委宣傳(chuan) 部、隆務鎮黨(dang) 委

  同仁,藏語稱為(wei) “熱貢”,意為(wei) “夢想成真的金色穀地”,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著名的熱貢藝術之鄉(xiang) 、安多地區藏文化中心。位於(yu) 甘青川三省交匯樞紐地帶的同仁,千百年來各民族間不斷地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理念深入人心,社會(hui) 發展得到了強有力的助推。


圖為(wei) 來自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的姑娘們(men) 身著美麗(li) 的傳(chuan) 統服飾 圖片來源:黃南報

  同仁市有藏、漢、土、回、撒拉、保安、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是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曆史文化名城。曆史上,同仁是絲(si) 綢之路河南道東(dong) 段的要道。多民族文化的交融,為(wei) 同仁奠定了豐(feng) 富的人文底蘊。例如,在隆務古城形成了藏傳(chuan) 佛教隆務寺、漢傳(chuan) 佛教圓通寺、道教二郎廟、伊斯蘭(lan) 教清真寺、基督教福音堂匯聚在一條古街之上的有趣人文景觀。立足資源稟賦,同仁積極探索創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路子,設立非遺購物節暨“百年百藝·匠心傳(chuan) 承”非遺項目展示區30個(ge) ,擁有各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超500名;建成了熱貢文化園區會(hui) 展中心和遊客集散中心等文旅項目,打造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點33家,保安鎮花兒(er) 溝和東(dong) 幹木鄉(xiang) 村旅遊景區被認定為(wei) 國家3A級旅遊景區;推進唐卡藝術小鎮,注冊(ce) “唐卡藝術之都”商標,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集群。生態環境是發展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同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修複,紮實推進各項生態工程,截至2021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5.37%,空氣質量達標天數96.3%,水功能區100%達標,吾屯下莊村被評為(wei) “國家森林鄉(xiang) 村”。2021年,同仁全市文化旅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3.26萬(wan) 人,文化產(chan) 業(ye) 收入10.1223億(yi) 元,較2017年增長235.4%。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整齊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大棚 圖片來源:黃南報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麵。同仁市全力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達11.2萬(wan) 畝(mu) ,“菜籃子”產(chan) 品數量充足,各類牲畜存欄39萬(wan) 頭(隻)、出欄18萬(wan) 頭(隻),全市農(nong) 副產(chan) 品產(chan) 量穩中有增。嚴(yan) 守11萬(wan) 畝(mu) 耕地紅線和10.8萬(wan) 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大力培植特色產(chan) 業(ye) ,打造黃果梨、中藏藥材“兩(liang) 個(ge) 萬(wan) 畝(mu) ”特色種植基地,黃果梨、蕨麻、豌豆等5種農(nong) 產(chan) 品榮獲“國字號”地理標誌稱號。開展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瓜什則鄉(xiang) 吉祥牧家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綠源犛牛養(yang) 殖合作社被認定為(wei) 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示範社,引進農(nong) 牧業(ye) 龍頭企業(ye) 高原之寶並建成運行,畜牧業(ye) 發展步入新階段。推進農(nong) 牧區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完成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和清產(chan) 核資。


圖為(wei)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市牧民 圖片來源:同仁市委宣傳(chuan) 部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發展才有意義(yi) 。同仁市正紮實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截至2021年,已實施農(nong) 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1400戶,完成48個(ge) 高原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瓜什則小集鎮建設、5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村、8個(ge) 鄉(xiang) 村建設示範村和27個(ge) 傳(chuan) 統村落保護項目有序推進。同時,還不斷優(you) 化教育布局,改善教學設施硬基礎,建強師資力量軟實力;組建市級醫療衛生集團,解決(jue) 無縣級公立醫院的曆史難題;不斷強化社會(hui) 保障,養(yang) 老、醫療、救助提標擴麵,就業(ye) 形勢保持穩定,牢牢兜住了民生“保障網”。(新利平台 綜合/劉莉 周晶)

(責編: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