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縣:科技助農富腦袋鼓口袋
近日,在甘肅省縣天祝縣華藏寺鎮栗家莊村的二茬紅葉萵筍試驗種植基地裏,菜農(nong) 們(men) 正忙著分揀、包裝、裝車,一派忙碌景象。與(yu) 此同時,華藏寺鎮農(nong) 業(ye) 技術人員也在地裏查看筍子長勢,記錄試驗數據,不時跟菜農(nong) 分享試種經驗。
海拔高,氣候冷涼,使得天祝高原夏菜具有優(you) 良的品質和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同時也使得農(nong) 作物生長期短,一年最多隻能種植一茬。為(wei) 打破這一瓶頸,2022年,天祝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通過試驗示範,實現了複種的二次生“金”。
“2022年8月份,我們(men) 在栗家莊村進行二茬紅筍種植,通過種質篩選種苗育苗,統一測土配方和統一田間管理,目前二茬紅筍已基本成形。”華藏寺鎮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綜合服務中心幹部王生榮信心十足地說,“2023年要在全鎮進行二茬紅筍試驗示範推廣,如果試種成功,將提高農(nong) 戶的種植效益。”
近年來,天祝縣高度重視科技惠民和科技助農(nong) 工作,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xiang)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有效發揮科學技術和人才在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助推全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農(nong) 牧民穩定增收。
天祝縣圍繞特色種植業(ye) ,積極選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wei) 農(nong) 牧民及時提供最新、最優(you) 良種良技,促進農(nong) 牧民穩定增收。2022年,全縣引進各類新品種69個(ge) ,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25項(次),技術示範14項次,示範麵積12.67萬(wan) 畝(mu) ,技術普及率達80%以上。
科技是致富的“良方”,科技特派員則是科技的傳(chuan) 授者和成果應用的推廣者。
在打柴溝鎮多隆村村民胡連貴家的牛圈裏,天祝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的科技特派員正在進行白犛牛個(ge) 體(ti) 稱重、生產(chan) 性能測定等工作,並對養(yang) 殖白犛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講解和示範指導。
胡連貴是當地的養(yang) 殖大戶,近年來他通過養(yang) 殖白犛牛增加了收入,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生活。“畜牧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經常上門開展技術服務,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養(yang) 牛過程中的困難,讓我們(men) 少走了很多彎路。”胡連貴說。
“我們(men) 的職責就是搞好技術服務,壯大白犛牛產(chan) 業(ye) ,提高農(nong) 牧民收入。”天祝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副站長裴成芳說。
天祝縣立足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圍繞高原夏菜種植、畜禽養(yang) 殖、農(nong) 機操作等開展農(nong) 村家庭能人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133場次,培育農(nong) 村實用人才8800名。推行“人才+基地”發展模式,培育科技示範戶146戶、新型經營主體(ti) 860人,帶動全縣178個(ge) 村集體(ti) 經濟和1.19萬(wan) 農(nong) 戶穩定增收。同時,安排60名副高職稱以上農(nong) 技專(zhuan) 家對全縣40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示範點開展技術服務指導,選派48名科技特派員到龍頭企業(ye) 掛職服務。一係列科技助農(nong) 舉(ju) 措,推動了當地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增質增收增效,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天祝縣: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群眾致富路
天祝縣哈溪鎮積極探索“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戶”發展模式,發揮黨組織模範作用,完善合作社內部治理結構,實現了合作社助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麵。[詳細] -
甘肅省天祝縣: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
深秋的天祝,菌藥飄香,牛羊肥壯……行走在天祝大地,特色產業蓬勃興旺,處處盡是美麗“豐”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