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縣:特色產業鋪就富民路
深秋的天祝,菌藥飄香,牛羊肥壯……行走在天祝大地,特色產(chan) 業(ye) 蓬勃興(xing) 旺,處處盡是美麗(li) “豐(feng) ”景。
近日,記者走進天祝縣瑞珍秀珍菇產(chan) 業(ye) 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台台大型智能製造設備和現代化生產(chan) 線,技術員張鴻鵬和工友們(men) 正在打包菌棒,現場一派繁忙景象。2016年,張鴻鵬一家從(cong) 賽什斯鎮大山深處移民搬遷到鬆山鎮德吉新村。近年來,天祝縣大力發展食用菌產(chan) 業(ye) ,張鴻鵬果斷放棄外出打工,選擇在瑞珍秀珍菇產(chan) 業(ye) 園務工,還學到了食用菌種植技術,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的夢想。
興(xing) 一個(ge) 產(chan) 業(ye) ,富一方百姓。今年,天祝縣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依托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基礎,推進食用菌產(chan)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精細化發展。目前,全縣袋栽食用菌達5000萬(wan) 袋,隨著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天祝縣廣大農(nong) 牧民又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渠道。
“如今,食用菌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天祝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的重點產(chan) 業(ye) ,也是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天祝縣瑞珍秀珍菇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張元龍說,他們(men) 將堅定信心,鼓足幹勁,持續做大做強做優(you) 食用菌產(chan) 業(ye) ,努力實現食用菌標準化、現代化、規模化生產(chan) 和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
霜降過後,正是天祝縣中藥材采收的季節。在天祝縣炭山嶺鎮關(guan) 朵村,中藥材種植大戶那朝德和村民正在將羌活撿拾、去泥、裝袋。憑借多年種植經驗,今年那朝德又流轉200多畝(mu) 土地種植烏(wu) 藥、羌活等中藥材,看著今年豐(feng) 收在望的中藥材,那朝德難掩心中的喜悅。
“我們(men) 這裏海拔高,種出來的藥材品質好,市場銷路好,收入也很穩定。今年政府大力支持我們(men) 種植中藥材,給了化肥等物資,還常常派技術員來指導。”那朝德說。
近年來,天祝縣充分利用山區土地資源充足、土質疏鬆透氣、氣候冷涼的優(you) 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持續增收致富。連續多年出台扶持政策,通過建示範基地、助品種改良、給予技術指導等多種措施,大力推廣種植黃芪、當歸、烏(wu) 藥、羌活等中藥材,鋪開了一條中藥材種植的富民路,進一步夯實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根基。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致富路寬。今年以來,天祝縣持續深入實施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三年倍增行動,共落實高原夏菜種植麵積12.62萬(wan) 畝(mu) 、藜麥10.6萬(wan) 畝(mu) 、中藥材5.1萬(wan) 畝(mu) ;袋栽食用菌5000萬(wan) 袋;養(yang) 殖牛23.42萬(wan) 頭、羊171.8萬(wan) 隻、雞114.23萬(wan) 隻、馬8058匹,全力打造3個(ge) 萬(wan) 畝(mu) 建設示範點,推進7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長製,做大做強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天祝“農牧互補”助推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天祝縣按照武威市發展“8+N”優勢主導產業、打造“三沿”特色產業帶要求,聚焦聚力在品種改良上下功夫、在農牧互補上做文章,著力推動羊產業擴量提質增效。[詳細] -
鄉村振興|祁連山下新家園
今年起,甘肅全麵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對生態及地質災害威脅區、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等六類區域的群眾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的方式進行搬遷。[詳細] -
【一把手談落實】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天祝縣全麵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四抓兩整治”,紮實開展黨支部“達標創星、整體創優”活動,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戰鬥力。[詳細] -
甘肅省天祝縣:高原夏菜鼓起群眾“錢袋子”
天祝縣海拔高,光照時間長,是萵筍、莢豆等高原夏菜的理想產區。今年,作為天祝縣高原夏菜主產區之一的打柴溝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引導產業致富帶頭人積極種植高原夏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