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濃濃團結情
冬日午後,走進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尼西鄉(xiang) 湯滿村湯堆上小組,一幢幢嶄新漂亮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平整的水泥路修到房前屋後。
陽光灑在單爭(zheng) 汪堆家的沙發上,50多歲的單爭(zheng) 汪堆和記者說起開貨車跑運輸的經曆。“跑車在外經常10多天回不了家,但我家無論遇到什麽(me) 事,村民們(men) 都會(hui) 當成自家的事來幫助。大家來自不同民族,但早已是一家人。”
“如今,看病有醫保,上學有補助,房屋修繕有補貼,路通生意旺,土特產(chan) 賣出好價(jia) 錢,每年有六七萬(wan) 元收入。”現在,單爭(zheng) 汪堆回家種蘋果、做黑陶,日子越過越甜。他說,都靠黨(dang) 的好政策。
“路不通的時候,來村裏的人少,家裏種的養(yang) 的都難賣,也沒有其他工作可做。”湯滿村西木穀小組村民降初吹批告訴記者,路修通後,變化就大了。2022年,家裏10多畝(mu) 地,加上12頭犛牛和做黑陶,收入6萬(wan) 多元。最讓他滿意的是,來村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作為(wei) 尼西黑陶州級非遺傳(chuan) 承人,今年他準備投資30萬(wan) 元,在村裏建一個(ge) 300多平方米的黑陶體(ti) 驗館,讓更多遊客可以深度體(ti) 驗黑陶的製作過程。
“迪慶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實現了區域麵貌、各民族精神、民族關(guan) 係的翻天覆地變化。”迪慶州民族宗教委主任王國華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各族群眾(zhong) 在鄉(xiang) 村和城市、邊疆和其他省市雙向交流,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共同團結進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穩住項目建設“主戰場” 夯實經濟運行“壓艙石”——迪慶州發改委抓項目穩投資促發展綜述
去年以來,迪慶州穩住項目建設“主戰場” ,夯實經濟運行“壓艙石”,助推我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詳細] -
紮根深山打造富民產業——香格裏拉市雲極野奢半山酒店負責人穀誌全帶領村民發展生態旅遊見聞
看到多年努力有了成果,雲極野奢半山酒店負責人穀誌全欣慰地笑了,他帶領酒店員工為遊客提供了全程旅遊服務。[詳細] -
德欽縣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50名縣處級領導和部門負責人、78個縣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包鄉包村,選派120名駐村工作隊員,確保組織領導到位、責任壓實到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