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格西王姆:促進邊遠民族地區農村公益性養老發展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發展社區和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在稅費、用房、水電氣價(jia) 格等方麵給予政策支持。推進醫養(yang) 結合。
“報告傳(chuan) 遞出的真摯的為(wei) 民情懷、強烈的責任擔當、激蕩人心的奮進力量讓我感動不已。”格西王姆說,特別是報告中提到加強養(yang) 老服務保障,說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真正反映了基層群眾(zhong) 的心聲。
今年32歲的格西王姆在馬爾康市敬老院從(cong) 事養(yang) 老護理工作已有14年,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格西王姆對目前邊遠民族地區依然存在的養(yang) 老問題深有感觸。
“隨著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農(nong) 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老人和兒(er) 童大多留守在農(nong) 牧區。”格西王姆介紹,邊遠民族地區存在農(nong) 村留守老人缺乏生活照料、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機構運行經費不足、醫養(yang) 結合養(yang) 老和互助養(yang) 老機構尚未建立等問題。
為(wei) 此,格西王姆建議,國家要加大民族地區農(nong) 村養(yang) 老機構運行經費投入力度,建議政府根據邊遠民族地區農(nong) 村實際,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體(ti) 係,從(cong) 財政資金投入、土地供給、機構落戶、人才引進培養(yang) 和稅收優(you) 惠等方麵製定相應的支持、獎勵和激勵政策,促進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有序、快速發展。她還建議,鼓勵將政府購買(mai) 服務延伸至公辦養(yang) 老機構管理、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機構運營等養(yang) 老服務事項中,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推動適應民族地區養(yang) 老服務實際的社會(hui) 組織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代表委員履新記|格西王姆:“日子渺小重複,卻都是幸福”
今年32歲的格西王姆已在敬老院工作14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她深感自己肩上擔子更重了,如何更好地寬老人心、養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是她持續努力的方向。[詳細] -
【你好代表】餘德春:苦點累點多幹點,鄉親們更有奔頭!
據了解,餘德春是黨的十九大代表,並先後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婦聯係統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在每一個榮譽背後,都有餘德春帶領鄉親致富的一段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