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萬裏長江第一縣”青海治多:探秘“野生動物王國”

發布時間:2023-03-28 0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雪豹。(資料圖) 治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以“野生動物王國”而著稱於(yu) 世。

  “卡讓雅拉是野犛牛的天地,勒池勒瑪是藏羚羊的王國,措池、邦湧是鳥類的法會(hui) 地,母親(qin) 泉是藏野驢的家園,煙瘴掛是雪豹的樂(le) 園”……當地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民諺,可見長江源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


圖為(wei) 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動物。(資料圖) 治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治多縣索加鄉(xiang) 離縣城100多公裏,因其美麗(li) 的風景和路途遙遠而被稱為(wei) “天邊的索加”。

  索加河流湖泊星羅棋布,冰川草甸縱橫交織,為(wei) 藏羚羊、雪豹、野犛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和遷徙通道,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

  海拔近5000米的治多縣索加鄉(xiang) 莫曲村,山勢險峻,高聳岩壁直指蒼穹。“看,岩羊!”哈希·才仁陳來(以下稱:哈希)喊了一聲,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幾隻岩羊躍過峭壁,與(yu) 赭褐色山岩融為(wei) 一體(ti) ,細看才能分辨得出。


圖為(wei) 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動物。(資料圖) 治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不論冬夏,哈希都會(hui) 和他的牧民鄰居們(men) 組成30餘(yu) 人的“馬背”巡山隊,輾轉於(yu) 高山深穀間,撿拾垃圾、觀察野生動物。

  “騎馬比開車更方便,不漏掉角角落落。”他此前說,“每周至少兩(liang) 次巡山,一次要花一整天。最常見的就是岩羊,棕熊、雪豹比較少見。”

  每次碰到野生動物,哈希都要用手機拍照,並在本子上記錄數量、位置,寫(xie) 下巡山日誌,定期反饋給鄉(xiang) 、縣。


圖為(wei) 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動物。(資料圖) 治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在治多縣,被人所熟知的藏羚羊譽為(wei) “高原精靈”。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藏羚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盜獵,數量從(cong) 20萬(wan) 隻銳減到不足2萬(wan) 隻。麵對瘋狂的盜獵,來自治多縣的傑桑·索南達傑用生命擔當起自然保護者這一神聖的職責。

  從(cong) 治多縣西部工委,到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到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chan) ……這些年來,一代代治多人前赴後繼守護在先輩奮戰過的土地。如今,可可西裏再沒有響起過盜獵的槍聲,藏羚羊棲息的家園一派寧靜與(yu) 祥和景象。

  野犛牛是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之一,是十分寶貴的高原畜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雪山天驕”之稱。

  而雪豹作為(wei) 貓科動物,有著灰白色的毛發,又濃密、又蓬鬆柔軟。它們(men) 經常在雪地間活動,所以叫“雪豹”。索加素有“雪豹母親(qin) 地”之稱,也是三江源雪豹保護的起源地。

  幾年前,哈希在查看紅外相機儲(chu) 存卡中的畫麵時,驚喜發現近距離拍到雪豹出沒,“當時特別激動。不光我,其他人還拍到過棕熊、狼。”這段影像,他一直保存在手機裏。


圖為(wei) 藏野驢。(資料圖) 治多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索加鄉(xiang) 負責人介紹,當地生態環保理念在玉樹州乃至青海省來說都是超前的,早在1996年,這裏就成立了索加鄉(xiang) 四大保護區,後來創建了具有環保意義(yi) 和文化內(nei) 涵的“君曲村藏野驢保護節”“莫曲村雪豹保護節”“牙曲村濕地鳥類保護節”等。索加鄉(xiang) 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是高原特有動植物的庇護所,是野生動物的樂(le) 園。

  在哈希看來,生態管護員的價(jia) 值不能僅(jin) 用收入來衡量,“水聯結著生命,保護好源頭是義(yi) 不容辭的責任,這裏是‘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的出生地,我們(men) 作為(wei) 他的後輩,要延續這份工作。”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