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沼澤草地占全省濕地麵積半數以上
圖為(wei) 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趙凜鬆 攝
“青海全省濕地主要分布在玉樹、海西、果洛三個(ge) 州,占青海省濕地的92.43%。同時,青海省沼澤化草甸特征突出,重點以蒿草屬和苔草屬植物為(wei) 代表,形成了青藏高原濕地的獨特類型,沼澤草地占青海全省濕地麵積的55%。”1日,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濕地管理處副處長宋維菊對外介紹青海濕地的特點。
當日,青海隆寶灘列入國際重要濕地以及青海省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通報新聞發布會(hui) 在西寧召開。
記者了解到,按照濕地保護法的定義(yi) ,並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和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青海全省濕地麵積為(wei) 712.39萬(wan) 公頃,濕地類型包括內(nei) 陸灘塗、沼澤地、沼澤草地,以及河流水麵、湖泊水麵、水庫水麵、坑塘水麵(不含養(yang) 殖水麵)、溝渠等8類,濕地麵積占全國濕地總麵積的12.64%,居全國前列。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是青海最重要的生態資源和生態基礎,豐(feng) 富的資源、多樣的類型、強大的生態功能,使青海濕地成為(wei) 中國乃至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
圖為(wei) 黑頸鶴在青海境內(nei) 濕地內(nei) 棲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近年來,青海省先後頒布實施了《青海省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實施意見》《青海省濕地保護條例》《青海省濕地名錄管理辦法》《青海省重要濕地占用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ge) 法規和製度,製定發布濕地監測技術規程、重要濕地標識設計規範、小微濕地認定規範等地方標準,初步建立了濕地保護製度和標準體(ti) 係。
同時,加快整合優(you) 化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高質量推進三江源、青海湖兩(liang) 處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建有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4處,建成國家濕地公園19處、省級濕地公園1處,認定省級重要濕地32處,將青海全省一半以上的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
“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加大濕地保護投入,構建政府投入為(wei) 主,市場主體(ti) 、社會(hui) 力量共同參與(yu) 的多渠道投融資機製。同時,探索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優(you) 先、管經分離、特許經營、共享發展’機製,在保持生態係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等前提下,鼓勵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國家濕地公園等保護地等建設和運營,讓濕地公園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共享的綠意空間。”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一級巡視員王恩光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航拍初夏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
5月23日,青海剛察,航拍初夏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初夏時節,青海湖碧水藍天,景色怡人。[詳細] -
世界濕地日|長江源頭新增首處國際重要濕地
2023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會場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布中國新增18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青海省玉樹隆寶灘濕地位列其中,這是中國長江源頭第一處國際重要濕地。[詳細] -
天鵝等多種野生鳥類“抵達”青海格爾木濕地越冬
12月仲冬時節,草木幹枯,連日來,位於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格爾木的濕地,吸引了中華秋沙鴨、灰雁、白天鵝、白鷺、蒼鷺、灰鶴野生鳥類前來越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