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我們都是母親河的管護人”——青海推進長江源頭生態保護一線見聞

發布時間:2023-07-27 09:11:00來源: 新華社

  長江上遊,通天河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立新鄉(xiang) 葉青村環繞山體(ti) 構成一個(ge) 完美的弧度,形成了今日的網紅打卡地——萬(wan) 裏長江第一灣。這裏地形奇異,山水融合,有著宜人的自然風光。

  夏日,驅車行駛在大江之畔,蜿蜒的長江水在高山峽穀間自由穿行。離萬(wan) 裏長江第一灣不遠處,居住著拉文和白毛卓瑪一對老夫妻,談起生態變化,67歲的拉文直呼“想不到”。“現在家附近常能看到雪豹、猞猁、白唇鹿等動物,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動物,這裏的環境真是隔幾年就變一個(ge) 樣。”拉文笑著說。


萬(wan) 裏長江第一灣美景。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

  治多縣位於(yu) 長江源頭,素有“萬(wan) 裏長江第一縣”的美譽,處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可可西裏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三重疊加”的特殊地理區塊。

  24歲的成來東(dong) 周家住治多縣紮河鄉(xiang) 口前村。紮河鄉(xiang) 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2022年,成來東(dong) 周大專(zhuan) 畢業(ye) 後選擇返回家鄉(xiang) ,子承父業(ye) ,成為(wei) 生態管護員。

  每次看到奔湧的長江順流而下,成來東(dong) 周心中總有難以言說的感情。“源頭涓涓細流,到下遊變成壯闊的大江,我感到特別震撼。在外地上學時,我常常給同學們(men) 說我們(men) 都是母親(qin) 河的管護人。”成來東(dong) 周說。

  成來東(dong) 周負責巡護山水、撿拾垃圾、監測野生動植物等工作。帶著風幹肉和糌粑,成來東(dong) 周巡護時一般早上9點出門,晚上6點多才能返家,最遠要巡護20多公裏。回家後,會(hui) 與(yu) 父親(qin) 交流一天的巡護感受。從(cong) 小到大,父親(qin) 的言傳(chuan) 身教給了他守護長江源生態的動力。


濕地生態管護員在青海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察野生動物。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

  “小時候家裏帶著牛羊轉場的時候,父母會(hui) 告誡我,要把垃圾收拾幹淨。從(cong) 小我就知道要守護好腳下的土地,這是我們(men) 的使命和責任。”成來東(dong) 周說。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治多管理處生態保護站工作人員更尕陳林介紹,園區成立以來,政府累計投資2.67億(yi) 元用於(yu) 生態修複和治理,目前已完成黑土灘治理55萬(wan) 畝(mu) 、退化草地改良24.5萬(wan) 畝(mu) 、濕地保護與(yu) 修複麵積達30萬(wan) 畝(mu) ……如今,長江源頭的河流、濕地、冰川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

  最新數據顯示,“三江之源”青海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億(yi) 立方米,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中華水塔”更加堅固豐(feng) 沛。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