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守護·傳承

發布時間:2023-08-08 10:37:00來源: 青海日報


漫步的黑頸鶴。張多鈞 攝


張望的旱獺。張多鈞 攝


凝望的大鵟。張多鈞 攝


悠然的藏原羚。湖畔的藏野驢湖畔覓食的斑頭雁。張多鈞 攝

  7月20日,萬(wan) 裏無雲(yun) ,百花競放,草原迎來了最美的季節。桑福達加帶著小孫子,漫步布曲河畔,看到垃圾會(hui) 隨手撿起,順便還會(hui) 告誡小孫子:“河邊和草原上扔垃圾,我們(men) 的犛牛就會(hui) 得病,那我們(men) 就沒有牛奶可以喝了。”

  這樣的話語,桑福達加不僅(jin) 給小孫子講,年輕的時候也經常給自己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講,有些講述中還會(hui) 穿插一些藏族的民間小故事。桑福達加講的這些內(nei) 容也是自己小時候從(cong) 爺爺和父親(qin) 口中聽到的。

  今年73歲的桑福達加家住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紮青鄉(xiang) 地青村,這裏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核心區,瀾滄江從(cong) 這裏發源,這裏也被稱之為(wei) “雪豹之鄉(xiang) ”。

  桑福達加住在布曲河畔,河流的一側(ce) 是環州公路,公路旁便是桑福達加的房子,也是冬窩子。河流的另一側(ce) 是桑福達加的夏窩子,冬夏窩子之間隻隔著布曲河,如今的季節,一家人住在夏窩子的帳篷裏。

  布曲河是瀾滄江的重要支流,河流流經地青村後,與(yu) 紮曲河匯合,有了一個(ge) 新名字——瀾滄江。

  紮青是瀾滄江源頭第一鄉(xiang) ,這裏有湖泊、濕地、高寒草甸、野生動物等多種資源。記者在前往地青村采訪桑福達加途中,在巴那山坡上目睹了上百隻白唇鹿,還帶著今年新生的幼鹿,目測將近有200多隻,之所以能看到數量如此之多的白唇鹿,與(yu) 當地牧民群眾(zhong) 的保護密不可分。

  桑福達加早些年在格爾木當兵,退伍後回到村裏,1978年成為(wei) 村“兩(liang) 委”成員,從(cong) 那時候起,村裏一直關(guan) 注生態環境保護,如今這麽(me) 多年過去了,桑福達加親(qin) 身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的變化。

  “2000年左右,就在這個(ge) 季節,草原上的牧草能有茶幾高,這些年長不到這麽(me) 高了。”在夏窩子的帳篷裏,桑福達加講述草原的變化,他的兒(er) 子去草原上巡護撿垃圾了,兒(er) 媳在帳篷裏打酥油。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之後,地青村家家戶戶有一名生態管護員,全村共有673名生態管護員,桑福達加的兒(er) 子也是其中之一。雖然全家隻有一名生態管護員,但每次外出巡護近一些的地方,桑福達加會(hui) 帶著兩(liang) 個(ge) 兒(er) 子一同前往,遠一些的地方去不了,桑福達加會(hui) 在近一些的地方獨自巡護,兒(er) 子回來之後也會(hui) 詢問當天巡護情況。

  “我今天看到了雪豹捕食岩羊的場景,隻見那豹子從(cong) 岩石後一躍而出,撲向岩羊,咬住了岩羊的脖子,岩羊掙紮了一會(hui) 兒(er) 就沒動靜了。”

  “我今天巡護的時候發現一隻岩羊卡在陷阱裏,我把岩羊救了出來。”

  “我今天撿了滿滿一袋子的垃圾,回來的路上放到了垃圾收集點。”

  ……

  桑福達加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聽兒(er) 子講述巡護過程中遇到的故事,通過一個(ge) 個(ge) 故事,得知野生動物安然棲息在草原上,他會(hui) 覺得很欣慰。

  “前些年,外出巡護會(hui) 發現獵人下的套,一年下來能拆掉20多個(ge) 扣子。這幾年情況好轉了,幾乎找不到扣子。”桑福達加說。

  雖然情況好轉,桑福達加覺得野生動物數量還是比以前少了,尤其是2019年初的玉樹雪災之後,“當年的雪災,我們(men) 將飼草料投喂給野生動物,但還是有很多動物死了,看到那些野生動物的屍體(ti) ,非常傷(shang) 心。”

  2019年初,小兒(er) 子江多巡護途中發現一隻岩羊陷在深深的積雪中無法動彈,江多將岩羊救回家中,用剩餘(yu) 不多的飼草料喂養(yang) ,一個(ge) 月後,冰雪消融,才將岩羊放歸自然。桑福達加告訴記者,牧民救助野生動物是一種本能,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chuan) 的一種文化理念,極端自然條件下,野生動物與(yu) 家養(yang) 牲畜沒有任何區別,會(hui) 優(you) 先救助。

  桑福達加堅信,通過代代牧人的守護,草原會(hui) 越來越美,野生動物會(hui) 越來越多。

  憧憬未來的同時,桑福達加又擔憂當下的草原,從(cong) 7月1日開始,為(wei) 期10天的蟲草采挖,大量人員湧入,對草原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記者從(cong) 紮青鄉(xiang) 副鄉(xiang) 長尼瑪鬆保口中得知,紮青鄉(xiang) 境內(nei) 隻有地青村有蟲草資源,這些年,當地牧民蟲草采挖結束後會(hui) 對外開放10天,十天內(nei) 允許外縣人員赴雜多采挖蟲草,而今年采挖蟲草的外鄉(xiang) 人基本集中到了地青村。

  7月10日采挖結束後,桑福達加一直在撿拾草原上的垃圾,已經十天了,他希望,草原越來越幹淨。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