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濕地麵積有效擴大 保護修複成效顯著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是全球三大生態係統之一,具有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和固碳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作為(wei) 濕地大省,青海省濕地麵積為(wei) 712.39萬(wan) 公頃,濕地麵積占全國濕地總麵積的12.64%,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青海省以維護“中華水塔”堅固豐(feng) 沛、確保“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為(wei) 目標,大力推進濕地保護、分級管理、資源監管、保護修複、監測評估五大體(ti) 係建設,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為(wei) 基礎,濕地公園為(wei) 補充的濕地保護體(ti) 係,濕地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全省有三江源、青海湖2處濕地類型國家公園,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玉樹隆寶灘4處國際重要濕地,19處國家濕地公園,32處省級重要濕地。全省一半以上的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為(wei) 基礎,濕地公園為(wei) 補充的濕地保護體(ti) 係。
記者了解到,目前,青海省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域的濕地監測網絡,定期對國際重要濕地、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開展係統監測評估,實時掌握濕地資源的動態變化。編製《青海省濕地保護規劃(2022-2030年)》《黃河青海流域濕地保護和修複總體(ti) 方案(2022-2030年)》,重點在三江源、青海湖、柴達木、祁連山以及河湟地區的重要濕地內(nei) 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重大工程。
此外,青海在全國率先實施濕地生態管護員製度,在三江源綜合試驗區22縣區設置963名濕地管護員,管護麵積192.67萬(wan) 公頃,形成了“牧民為(wei) 主、專(zhuan) 兼結合、管理規範、保障有力”的濕地生態管護形式。今年5月,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層麵濕地保護和公益司法協作機製,與(yu) 省檢察院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建立濕地保護領域行政執法與(yu) 公益司法協作機製的意見》,有效構建具有青海特點的濕地資源網格化管理新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航拍長江南源最大泥碳濕地——查旦濕地
8月23日,參與“同飲一江水 光影耀瀾湄”2023瀾湄國際影像周的嘉賓們前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查旦濕地。[詳細] -
青海:沼澤草地占全省濕地麵積半數以上
青海全省濕地主要分布在玉樹、海西、果洛三個州,占青海省濕地的92.43%。同時,青海省沼澤化草甸特征突出,重點以蒿草屬和苔草屬植物為代表,形成了青藏高原濕地的獨特類型,沼澤草地占青海全省濕地麵積的55%。[詳細] -
航拍初夏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
5月23日,青海剛察,航拍初夏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初夏時節,青海湖碧水藍天,景色怡人。[詳細] -
世界濕地日丨70秒看三江源濕地之美
2月2日,第27個世界濕地日如期而至。今年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恢複,刻不容緩”。70秒,帶您感受三江源濕地之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