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地震災區幢幢高樓平地起災區群眾喜開顏
正在建設中的瀘定德威安置點。
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頃刻間,地動山搖、飛沙走石、房屋垮塌、道路通訊中斷,給當地及周邊地區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造成重大損失。
從(cong) 地震廢墟中住進生活設施齊備的板房,災區群眾(zhong) 用了20多天的時間,實現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經過生死浩劫的災區群眾(zhong) ,在州、縣各級幹部一對一的幫扶下,通過心理撫慰、發放救災物資、解決(jue) 實際困難等,讓災區群眾(zhong) 由恐懼恐慌到人心穩定。
一年來,瀘定地震災區正在從(cong) 廢墟中崛起,一個(ge) 個(ge) 重建項目正如火如荼加力推進。有的統規自建戶已喬(qiao) 遷新居,統規統建安置點也將在年底完成交房,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安置房橫臥在大渡河畔、青山綠水間。災區群眾(zhong) 撫平憂傷(shang) ,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愛下,以感恩奮進的姿態,恢複生產(chan) 、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建幸福美好新家園。
“快進來坐。”8月31日,在瀘定縣南頭村,70多歲的梁才玉老人把記者一行迎進她的新家。寬敞的客廳,6間臥室、獨立的廚房、樓上樓下都有衛生間,牆麵刷了乳膠漆,樓梯間安裝了地磚和鋁合金護欄,地麵鋪了墨綠色的地磚。“我家一共6口人,可以達到一人一間臥室。”梁才玉高興(xing) 地說,三樓是我們(men) 堆放糧食的地方。這個(ge) 住房才修好,我們(men) 就搬進來了。
梁才玉家住灣東(dong) 村,去年地震發生時,她被摔倒在地上,心裏極度恐懼,眨眼功夫,房子就垮了。因山體(ti) 垮塌,通往灣東(dong) 村的道路全部中斷,為(wei) 爭(zheng) 分奪秒救援,軍(jun) 地救援隊伍決(jue) 定對灣東(dong) 村通過水陸和空中救援。9月7日上午,解放軍(jun) 西部戰區空軍(jun) 某運輸搜救團的救援官兵對瀘定縣灣東(dong) 村進行搜索營救。12時25分至13時15分,灣東(dong) 村35名被困群眾(zhong) 乘坐兩(liang) 架次救援直升機抵達磨西鎮營地,其中33人被轉送至瀘定縣安置點。
“我從(cong) 來沒有坐過飛機,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梁才玉說,一年來,黨(dang) 和政府給災區群眾(zhong) 的關(guan) 懷太多了,板房建得很結實,有衛生間、廚房、臥室,還配備了電視機、衣櫃等,小到拖鞋、枕頭,都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準備好了,這些生活用品等到搬離的時候,還可以帶走。現在這塊地基是兒(er) 子以前買(mai) 的,地震後,房屋成了危房,他們(men) 選擇了原址重建,並獲得政府補貼。
一家人努力克服地震影響,積極主動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兒(er) 子苟夢這幾天在灣東(dong) 山上管理佛手柑,她家在山上還有50多畝(mu) 的佛手柑。“今年佛手柑的行情是幹片每斤23元,佛手柑一年可以收三季,正常情況下,一畝(mu) 的產(chan) 值在1萬(wan) 元以上。”苟夢向記者介紹。
“國家強大了,黨(dang) 和政府幫助我們(men) 渡過了難關(guan) 。”梁才玉的老伴今年81歲,他感慨地說,隻有一心為(wei) 人民謀幸福的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做到。
灣東(dong) 村村民安文強落成的新家裏,貼了地磚,購買(mai) 了家用電器。“我新建的住房有200多平方,為(wei) 了修房子,政府補貼了一部分,自己湊了一部分,現在錢基本要花完了,但隻要人勤快,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安文強告訴記者,每年他外出打工,愛人在家管理佛手柑、喂豬,家庭年收入有六七萬(wan) 元。
“我家三人的住房麵積有100多平方米。”在得妥鎮北頭村安置點建設現場,看到統規統建的住房已經封頂,每家每戶有三層,得妥鎮紫雅場村委會(hui) 副主任王舒華不禁喜形於(yu) 色。年底,他將和村裏的112戶村民一同搬進“別墅”。
王舒華告訴記者,地震造成紫雅場村所有民房為(wei) D級危房,共有146戶可享受到相關(guan) 政策,其中,統規統建112戶,貨幣安置29戶,統規自建4戶,購房安置1戶。目前,有68戶住板房,租房及投親(qin) 靠友78戶。
“新的安置點不僅(jin) 有停車位、村級活動室,還有文化活動廣場,配套設施超過了城裏的商品房小區,這都要感謝黨(dang) 和政府,讓我們(men) 住上了好房子。”王舒華說,等搬進新房後,村裏還要把山上的茶園、西門達爾肉牛養(yang) 殖、佛手柑種植等地震前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恢複發展起來,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了解,得妥鎮災後重建統規自建275戶,現已全部開工建設,主體(ti) 完工239戶,搬遷入住77戶。
德威鎮寨子村村民倪秋富的住房在地震中受損嚴(yan) 重,去年12月動工重建,今年7月就實現了入住。
據德威鎮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德威鎮災後重建統規自建共647戶,現地基和一層已完成647戶,主體(ti) 完成626戶,裝修完成162戶,入住153戶。
一年來,瀘定縣全麵落實省委“把災區建設成為(wei) 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典範”的目標,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堅定不移落實好省州重建委各項決(jue) 策部署,敢打“硬仗”、補足“欠賬”,全力抓好重建各項工作。
省政府批準瀘定縣住房重建和城鄉(xiang) 建設類項目27個(ge) ,總投資207627萬(wan) 元。全縣住房重建共2999戶,其中,住房統規自建2096戶,完成主體(ti) 1988戶,達94.85%;統規統建319戶,得妥安置點完成住房主體(ti) 建設169戶、達70%,德威安置點完成76戶、達100%,累計完成投資約1.1億(yi) 元;購房安置、貨幣安置共584戶,已全部簽訂《安置協議》,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中。
在災後恢複重建中,瀘定縣委、政府始終以受災群眾(zhong) 安居為(wei) 目標,把群眾(zhong) 住房建設作為(wei) 首要任務來抓,全力組織力量排危排險、拆除危房,向上爭(zheng) 取過渡安置補貼、住房重建補貼、住房重建擔保貸款等政策,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籌集重建資金,聘請專(zhuan) 業(ye) 力量走村入戶指導災後住房加固和重建工作。
瀘定縣委書(shu) 記宋曉軍(jun) 表示,在災後恢複重建過程中,瀘定縣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把災後恢複重建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機遇,緊盯“三年重建任務兩(liang) 年基本完成”目標,繼續發揚新時代“飛奪瀘定橋”精神,堅決(jue) 打贏打好災後恢複重建攻堅戰,加快建設紅色美麗(li) 、宜居幸福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瀘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中甸鎮“陽塘杯”5人製足球賽圓滿落幕
近日,香格裏拉市小中甸鎮“陽塘杯”5人製足球賽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團結村榮獲冠軍,和平村、聯合村分獲亞軍、季軍。[詳細] -
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直播活動精彩紛呈
9月1日,迪慶州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州教育體育局開展消防安全“開學第一課”網絡直播活動。[詳細] -
香格裏拉高山植物園“彩菊”繪秋韻
香格裏拉高山植物園“彩菊”繪秋韻近日來,香格裏拉高山植物園各類菊科花卉爭奇鬥豔、美不勝收,進入最佳觀賞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