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災後重建煥新生——“9·5”瀘定地震一周年回訪

發布時間:2023-09-06 10:18:00來源: 新華社

  “太方便了,太高興(xing) 了!”9月5日中午,四川省甘孜州磨西鎮幸福新村(一期)安置點,“新村民”歐陽敏走進自家三層小樓宅門時,依然有些激動:“從(cong) 新村開建就一直盼望著,過幾天再簡單添置一些廚衛設施和生活用品,我們(men) 就搬新家!”

  歐陽敏的家此前在磨西鎮摩崗嶺村。2022年發生的“9·5”瀘定地震,造成了11萬(wan) 餘(yu) 人受災,5萬(wan) 餘(yu) 間房屋損壞,道路、通信、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她和家人在家園被毀後,自願選擇參與(yu) 了統規統建安置房項目。

  漫步幸福新村,以傳(chuan) 統川西民居為(wei) 藍本,融入當地彝族、藏族傳(chuan) 統元素進行的造型設計,讓這裏的地域文化特色很鮮明。水電七局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杜安朋介紹,新村安置房建設優(you) 化景觀設計和生活配套,規劃建設產(chan) 業(ye) 配套設施,今後將推動各處遷來這裏的800多名“新村民”實現“安置+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9月5日拍攝的位於(yu) 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的幸福新村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圍繞“一年局部開放、兩(liang) 年全麵恢複、三年實現提升”目標,甘孜州已規劃實施景區恢複和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24個(ge) ,正在加快景區旅遊廁所、停車場、觀景台、步遊道等配套設施恢複重建,爭(zheng) 取實現海螺溝景區今年底局部開園。

  歐陽敏說,古鎮是通往海螺溝景區的“大門”,住進新村後,她最想開一家民宿,亦住亦商。這其實也是災後重建以來很多受訪群眾(zhong) 共同的“夢”。

  在瀘定縣住建局等部門協調下,天池山組群眾(zhong) 全部參加統規自建,在安置點建起一幢幢3層彝家風格的小樓,目前正在實施小區路麵硬化等配套設施施工。

  地震發生後,甘孜州堅持科學化組織統籌,清單化抓建項目,精準化保障民生,精細化拚盤資金,規範化監督管理,全力推動住房重建和城鄉(xiang) 建設、景區恢複和產(chan) 業(ye) 發展、地質災害防治和國土空間生態修複等恢複重建工作提速增效。

  大渡河邊,瀘定縣德威鎮馬鈴薯種植基地的鋼架大棚內(nei) ,當地村民張春琴正配合自動噴淋係統,給一畦畦馬鈴薯種苗噴霧澆水。

  該基地培育出“甘孜紫皮”馬鈴薯原原種,已向全州9個(ge) 縣2萬(wan) 戶農(nong) 民推廣馬鈴薯種植近萬(wan) 畝(mu) ,幫助農(nong) 民實現增收。基地負責人張勇介紹,地震後,公司在地方和科研部門支持下,快速修複了生產(chan) 設施,擴大了種植規模,目前正加大良種培育力度以回饋社會(hui) ,助力民族地區更多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9月4日,工作人員在瀘定縣德威鎮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澆水。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聽到地震預警,我們(men) 馬上雙手抱頭蹲到課桌底下,警報過後再起身迅速有序撤離。”在瀘定縣貢嘎山片區寄宿製學校,幾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向記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們(men) 堅持至今的“每周跑”。

  學校校長蔣文智介紹,地震後,學校一方麵依托重建資金抓緊對校舍等基礎設施進行維修加固,另一方麵加強對師生的常態化緊急避險培訓,“我們(men) 把地震預警監測設備和大喇叭安裝在教學樓,每周利用晚自習(xi) 等時間開展一次預警演練”。

  截至目前,甘孜州202個(ge) 重建項目已開工170個(ge)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zhong) 54686人,落實落細受災群眾(zhong) 吃穿住和基本醫療、教育保障;下達受災群眾(zhong) 生活救助及過渡安置資金5.28億(yi) 元;落實災區降費緩繳、穩崗返還等惠企利民政策舉(ju) 措,有序推動500餘(yu) 家市場主體(ti) 複商複市,幫助6700餘(yu) 名受災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

  時近中秋,磨西古鎮桂香襲人。在“突突突”的挖掘機作業(ye) 聲中,一條瀝青鋪就的主街從(cong) 磨西鎮貢嘎廣場延伸到懸崖溫泉酒店,兩(liang) 側(ce) 的人行路麵正在抓緊鋪裝,臨(lin) 街商鋪、餐廳、酒吧、紀念館等建築或加固或重建。這裏的人們(men) 正以嶄新的姿態從(cong) 創傷(shang) 中逐漸站起來,步履堅定地走向未來。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