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央企援青團隊:5G遠程課堂為偏遠地區孩子開啟智慧教育

發布時間:2023-09-08 16: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同學們(men) 好,我們(men) 一起來觀看一組短視頻,請同學們(men) 在評論區點評或點讚。”日前,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三年級二班的道德與(yu) 法治課堂上,一場別開生麵的5G遠程課堂正在進行中。

  來自500公裏外的西寧市北大街小學教師馬曉豔正在將孩子們(men) 的點評展示在大屏幕上。學生們(men) 熱情高漲舉(ju) 手回答,通過教室中的5G網絡設備、高清大屏與(yu) 老師互動頻頻。


圖為(wei) 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三年級二班5G遠程課堂開課前。徐尚才 攝

  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在校生現有997人,少數民族學生占學生總數的97%。學校地處青海省東(dong) 南部的果洛州,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教育師資力量較薄弱。

  “許多牧民搬遷而來,孩子從(cong) 小就生長在單一的母語環境中,直至入校前,漢語都不流利。”班主任才讓措介紹。

  從(cong) 2013年開始,伴隨著中國移動援建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項目竣工,搭建的智慧教育平台投入使用,學生和老師,相隔兩(liang) 地通過5G網絡,共同上課。“如今這樣的課堂,在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定期都在開展,既帶動了普通話校本培訓,也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才讓措說。


圖為(wei) 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學生。徐尚才 攝

  “有些內(nei) 容很難,以前講很久,孩子們(men) 也領悟不了,通過智慧教育平台,她們(men) 能直觀感受、理解教學知識點。”才讓措舉(ju) 例說,語文課程《大青樹下的小學》裏,由於(yu) 果洛州高寒氣候原因,地區沒有樹形高大的大葉榕,孩子們(men) 無法體(ti) 會(hui) 理解,通過智慧課堂,孩子們(men) 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領悟課本內(nei) 容。

  “通過網絡,我們(men) 在大屏上可以和西寧的老師互動,我們(men) 大家都喜歡這種上課的方式。”三年級二班學生丹珍黛姬開心地說。

  在崇德樓,民謠創作樂(le) 譜、民族編織飾品、描繪民族風情的美工繪畫作品映入記者眼簾。“這是上海援青專(zhuan) 項基金成立的‘夢想中心’,各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夢想課堂’活動。”才讓措介紹,通過豐(feng) 富多樣的課程,民族班與(yu) 普通班學生共同學習(xi) ,相互間既展示了民族習(xi) 俗,又增強了團結友愛意識。


圖為(wei) 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夢想課堂”。徐尚才 攝

  “2013年,中國移動援青團隊投資640萬(wan) 元援建了我們(men) 民族小學教學樓,近年來又幫助我們(men) 建設了電教室,搭建智慧教育平台,用信息化開闊了孩子們(men) 的眼界,更好地帶動了偏遠地區教育發展。”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校長蔣青華介紹。

  據了解,中國移動援青團隊對口支援果洛州瑪沁縣以來,在援建瑪沁縣第三民族小學和拉加鎮寄宿製學校同時,已連續多年開展捐贈助學活動。同時,在瑪沁全縣多個(ge) 學校部署遠程教學係統,讓當地學生享受到了西寧與(yu) 上海的優(you) 質課程資源,更為(wei) 瑪沁縣多所中小學建設多媒體(ti) 教室、電視電話會(hui) 議等信息化係統,通過日趨完備的數字化基礎建設,促進了區域、城鄉(xiang) 間教育資源的共享。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