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瀘定加速災後農業恢複 續寫產業發展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10-11 15:11:00來源: 甘孜日報

  “9·5”瀘定地震一年來,瀘定縣把以人為(wei) 本、民生優(you) 先貫穿到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全過程,製定6個(ge) 災後恢複重建產(chan) 業(ye) 項目目標,分類製定災後恢複重建指導措施,全力以赴推進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工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近日,筆者走進甘孜州盛世綠野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嫩綠的馬鈴薯植株一字鋪開,配合水肥一體(ti) 化和環境自控管理,在最適宜的光照、溫度、濕度條件下茁壯成長,工人們(men) 井然有序地勞作,滿眼盡是生機盎然的景象。

  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位於(yu) 瀘定縣德威鎮,占地24.8畝(mu) ,落戶四年來,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脫毒馬鈴薯原原種—原種—生產(chan) 種三級繁育體(ti) 係的建設、推廣和營運,形成了產(chan) 、供、銷一體(ti) 的經營模式,原原種年生產(chan) 能力達1200萬(wan) 粒,主要品種為(wei) 甘孜紫皮、川芋802、青薯九號等品種。

  受“9·5”瀘定地震影響,2022年扡插的268萬(wan) 株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種苗因震後水源中斷導致缺水幹枯,17.5畝(mu) 大棚在地震中破損,1400餘(yu) 立方專(zhuan) 用基質土受汙染,直接經濟損失達950餘(yu) 萬(wan) 元。

  據瀘定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脫毒馬鈴薯原原種基地建設是該局組織實施“9·5”瀘定地震災後產(chan) 業(ye) 恢複重建六個(ge) 項目之一,在今年6月全麵完成建設內(nei) 容,並在8月通過州、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等有關(guan) 部門驗收。同時,通過實施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建設項目、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建設項目,能有效促進全縣果、蔬、中藥材在“五良融合”以及區域化、產(chan) 業(ye) 化上的高質量發展。

  曆經一年重建,震後重生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大棚排列有序整齊,棚膜煥然一新,灌溉設施提檔升級……

  甘孜州盛世綠野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陽眼神堅定,“在以後的生產(chan) 過程中,相信我們(men) 可以繼續砥礪前行,為(wei) 甘孜當地的有機品種的生產(chan) 貢獻企業(ye) 自身的力量。”

  災後恢複重建中,農(nong) 田灌溉恢複重建項目、提灌站維修加固項目的實施,極大改善和提升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條件,提高了農(nong) 業(ye) 抗禦自然災害能力,為(wei) 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烹壩鎮沙灣村和冷磧鎮瓦斯營盤村主要依靠提灌站提水和自然降雨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水,受“9·5”瀘定地震影響,供水不穩定製約了當地農(nong) 村經濟和農(nong)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瀘定縣啟動了提灌站維修加固項目,解決(jue) 兩(liang) 村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缺水難題。

  “為(wei) 保證灌溉不受影響,我們(men) 督促施工方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點開展維修加固項目。”縣農(nong) 牧農(nong) 村和科技局負責人如是說。

  “我們(men) 村主要種植玉米、豆類、果樹等,提灌站修好,方便我們(men) 灌溉,140畝(mu) 莊稼有水‘喝’,解了我們(men) 農(nong) 民的燃眉之急。”瓦斯營盤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加貴說。

  兩(liang) 處提灌站的加固改造,恢複和改善灌溉田地麵積達180畝(mu) ,惠及周邊村落的400餘(yu) 村民。

  目前,瀘定縣6個(ge) 災後恢複重建產(chan) 業(ye) 發展農(nong) 業(ye) 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1個(ge) 項目完工並驗收,其餘(yu) 項目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累計完成投資10125萬(wan) 元。

  建設好實施好產(chan) 業(ye) 恢複重建農(nong) 業(ye) 項目,將持續推進瀘定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項事業(ye) 的長足發展,力爭(zheng) 把恢複重建後的瀘定打造成為(wei) 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nong) 業(ye) “新樣板”。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