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省尖紮縣:在黃河岸邊找到幸福滋味

發布時間:2023-11-02 09:28:00來源: 新華社

  秋日的黃河兩(liang) 岸層林盡染,河水碧波蕩漾,與(yu) 山川構成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走進德吉村,一排排整齊的藏式院落矗立在黃河岸邊,成排的房屋中央是文化廣場,旁邊高大的黃河水車緩緩滾動,見證著一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的發展。

  地處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德吉村,是一個(ge) 易地扶貧搬遷村。2016年,為(wei) 了讓貧困群眾(zhong) 擺脫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的生活困境,尖紮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山上問題,山下解決(jue) ”的思路。2017年,來自尖紮縣7個(ge) 鄉(xiang) 鎮30個(ge) 村的251戶946名村民走出大山,搬進黃河岸邊氣候宜人的新居。


這是2020年8月11日拍攝的尖紮縣昂拉鄉(xiang) 德吉村全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隨著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德吉村實現了從(cong) 易地扶貧搬遷村到網紅旅遊村的轉變。村民們(men) 紛紛利用優(you) 勢資源,開設農(nong) 家樂(le) ,製作地道的美食,遊客紛至遝來。

  2018年6月,記者第一次走進村民達巴的民宿,四四方方的院落裏,木屋內(nei) 藏式土炕連接取暖的藏式鐵爐,奶茶咕嘟嘟冒著熱氣。這一年,30戶村民在村幹部號召下,自願辦起農(nong) 家樂(le) ,並接受餐飲技能培訓。“一開始我們(men) 都不太願意學,總覺得男人下廚很沒麵子。”達巴說。


尖紮縣昂拉鄉(xiang) 德吉村村民角巴措在自家民宿內(nei) 為(wei) 旅客送食品(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2019年11月,記者再次見到達巴時,他正係著圍裙嚐試自製鹵肉。“現在村裏的男人們(men) 都和我一樣,爭(zheng) 先恐後地參加烹飪培訓,比誰做的飯香,比誰掙的錢多。”達巴笑著說。彼時,德吉村已成為(wei) 青海家喻戶曉的網紅村,當年接待遊客28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40萬(wan) 元,群眾(zhong) 分紅80餘(yu) 萬(wan) 元。

  今年4月,達巴家二樓的茶館開業(ye) 了,菜單上共有40多種特色菜品。直到9月,達巴一家依靠民宿、餐飲和便利店收入4萬(wan) 多元。德吉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錢偉(wei) 告訴記者,村民們(men) 的人均年收入從(cong) 2016年的3258元增長至2022年的13000元。


遊客乘坐遊艇在尖紮縣昂拉鄉(xiang) 德吉村附近的黃河遊玩(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此外,依托光熱、水域等優(you) 勢資源,德吉村還開發了民俗體(ti) 驗、親(qin) 子沙灘、水上娛樂(le) 、果蔬采摘等旅遊項目。“‘開門是店、關(guan) 門是家’的農(nong) 家樂(le) 經營模式,讓搬遷群眾(zhong) 通過鄉(xiang) 村旅遊捧上了‘金飯碗’。”錢偉(wei) 說。

  黃河水沿村莊潺潺流過,河畔金黃的沙灘連接另一個(ge) 嶄新的村莊——來玉村。2019年1月7日,來玉村告別惡劣的居住條件搬遷下山,成為(wei) 德吉村旅遊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

  “今年農(nong) 家樂(le) 開業(ye) 4個(ge) 月就收入近2萬(wan) 元,通過村裏的餐飲技能培訓,我對藏餐製作有了更大的興(xing) 趣。”來玉村村民才旦告訴記者,他準備改裝廚房,添置家具,讓遊客住著更舒適。


遊客在尖紮縣昂拉鄉(xiang) 德吉村黃河露天沙灘上遊玩(2020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來玉村民宿商業(ye) 區在開發便利超市,設沙灘攤位,為(wei) 遊客提供觀景、就餐等服務的同時,逐步實現本村村民就地就業(ye) 。“我們(men) 為(wei) 本村村民提供了28個(ge) 就業(ye) 崗位,今年向村集體(ti) 分紅15萬(wan) 元,此後每年遞增5萬(wan) 元。”投資修建來玉村重點民宿項目的湖州和家興(xing) 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英一說。

  “‘德吉’在藏語中是‘幸福’的意思,取這個(ge) 名字就是為(wei) 了表達村民們(men) 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恩之心,我們(men) 要靠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讓遊客們(men) 在這裏找到幸福的滋味。”德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下吾端智說。

  2020年7月,德吉村獲得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稱號;2022年,來玉村被評為(wei) 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