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在甘孜大地開花結果
圖為(wei) 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理塘縣公安局高城派出所民警在巡邏途中與(yu) 牧民交談。 州公安局 供圖
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邊緣、川滇藏青四省區結合部的甘孜州,素有“治藏穩藏要衝(chong) ”“鎖鑰川藏咽喉”之稱。這裏既有絢麗(li) 多彩的民族風情,也有難以根除的沉屙宿疾。甘孜州“一步跨千年”,從(cong) 農(nong) 奴社會(hui) 進入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各種“陳規陋習(xi) ”沿襲,群眾(zhong) 法治意識淡薄,加之受經濟社會(hui) 發展製約,社會(hui) 治理方式單一,嚴(yan) 重製約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
州情特殊、反分維穩形勢嚴(yan) 峻複雜……麵對無數次難點如何破、痛點如何治、堵點如何通的拷問,甘孜州立足當下、謀劃長遠,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創建為(wei) 引領,以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hui) 治理為(wei) 基座,切實築起反分維穩銅牆鐵壁,誓要守住“當下治”更要“長久安”。
近年來,甘孜州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社會(hui) 安定有序,打造甘孜新“楓”景。在曆經風雨冼禮和實踐檢驗中,架起了一座座連接黨(dang) 心民心的連心橋,一座座通往社會(hui) 和諧安寧的平安橋,“楓橋經驗”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傳(chuan) 承、發展、創新。
黨(dang) 建引領 激活基層新動能
“以前因爭(zheng) 奪蟲草采集區域,經常出現群眾(zhong) 打架鬥毆現象,現在我們(men) 再也不用害怕遇到矛盾糾紛了。”鄉(xiang) 城縣青德鎮仲德村村民丁真滿麵笑容地說,每年5月至6月蟲草采集期,黨(dang) 員幹部、政法幹警、調解工作人員都會(hui) 為(wei) 我們(men) 宣講法律法規、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等相關(guan) 知識。現在,農(nong) 牧民在采集蟲草時不僅(jin) 會(hui) 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還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身權益。
在鄉(xiang) 城縣,采集蟲草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一年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每年5月初進入蟲草采集季,蟲草主要采集點有11個(ge) ,來自縣域內(nei) 的1萬(wan) 餘(yu) 名群眾(zhong) 同時進山采挖蟲草,人員複雜管理難、細節隱患防控難、社會(hui) 維穩治安難。
“群眾(zhong) 采挖在那裏,我們(men) 的工作就延伸到哪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就落實到哪裏。為(wei) 更好地服務上山采集蟲草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鄉(xiang) 城縣共成立了11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駐紮在蟲草山。”鄉(xiang) 城縣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劉建青告訴記者,駐山黨(dang) 員幹部克服高海拔嚴(yan) 寒的惡劣環境,與(yu) 采集蟲草的群眾(zhong) 同吃同住,將服務和管理觸角延伸至群眾(zhong) 身邊。
建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是鄉(xiang) 城縣在基層治理中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重要途徑,是甘孜州堅持黨(dang) 建引領,有效推進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甘孜州形成了三級書(shu) 記一起抓、全州上下一起幹的“大黨(dang) 建”格局,成立了州、縣、鄉(xiang) 黨(dang) 政“一把手”任“雙組長”,“四大家”副職、班子成員為(wei) 副組長的領導小組308個(ge) 。各級黨(dang) 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充分發揮黨(dang) 員幹部領題調研的“探頭”作用,讓基層“末梢”變治理“前哨”。
黨(dang) 建“一子落”如何激發治理“滿盤活”?甘孜州著力完善體(ti) 製機製,探索建立州委常委會(hui) 每季度聽取匯報、平安建設例會(hui) 每月部署、州委督導組每月督查、專(zhuan) 項辦每周聯席調度機製,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麵上到點的黨(dang) 政主導體(ti) 製。同時,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督查指導和考核考評工作,確保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多元共治 凝心聚力化矛盾
2022年1月12日,丹巴縣章穀鎮,一場因水電站廠房突發透水事故,導致周圍群眾(zhong) 商鋪、物資、機動車等財產(chan) 受損的賠償(chang) 協商會(hui) 議召開,臘梅“石榴籽”調解工作室經過2個(ge) 半小時的調解,成功化解涉及156人,1658萬(wan) 餘(yu) 元的矛盾糾紛。
“非常感謝她們(men) 為(wei) 我們(men) 搭建了一個(ge) 這麽(me) 好的調解平台,幫助我們(men) 企業(ye) 和群眾(zhong) 化解難題。”丹巴縣章穀鎮關(guan) 州水電站廠房負責人滿懷感激地說。
此次協商會(hui) 議的成功舉(ju) 辦,得益於(yu) “一鎮一法官”工作機製的建設。丹巴縣章穀鎮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丹巴縣充分發揮“自治”在市域社會(hui) 治理中的強基作用,借助“一鎮一法官”工作機製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形成了以基層黨(dang) 組織為(wei) 中心、各類群眾(zhong) 組織共同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同心圓。
近年來,甘孜州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發動群眾(zhong) 就地調處化解糾紛,預防矛盾激化上交,完善多元解紛網絡,形成了一係列特色經驗與(yu) 創新實踐。
甘孜州將多元解紛機製融入社會(hui) 治理大格局,從(cong) 市域層麵下沉優(you) 質法治資源,各地因地製宜探索激發基層多元解紛自治活力,持續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ti) 係。
據統計,全州建成各類調解組織及平台4361個(ge) ,州、縣(市)、鄉(xiang) (鎮)均建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鄉(xiang) (鎮)、村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覆蓋率100%。甘孜州對矛盾糾紛進行分類排查梳理、分析研判、分流調處化解和分級遞進解決(jue) ,製訂預防化解處置預案,切實落實化解穩控責任,確保風險隱患化解在前端、消除在萌芽。今年以來,全州共摸排各類矛盾糾紛6004件,成功調解5908件。
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邊界新環境
“感謝法院到蟲草采集現場調解糾紛,公平公正地維護了我們(men) 的合法權益,特別感謝政府及現場工作人員。”今年6月3日,在甘孜縣來馬鎮,當法官成功調解了一起蟲草采集糾紛後,原告洛某豎起了大拇指。
與(yu) 洛某有同樣感受的群眾(zhong) 不在少數。近年來,甘孜州群眾(zhong) 對矛盾預防化解工作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平安建設滿意度測評連續兩(liang) 年保持全省第一。
甘孜州創新探索“流動網格+伴隨式”服務管理模式,在蟲草鬆茸采集聚居區、遠牧邊界地區和重大工程項目地,共劃分流動網格794個(ge) ,建流動網格黨(dang) 支部(小組)423個(ge) ,建帳篷綜治站點872個(ge) 。為(wei) 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甘孜州把法治宣傳(chuan) 教育貫穿於(yu) “三山一界”糾紛防範全過程。雪域高原上,“馬背法庭”“石榴籽調解室”“卡達嘎波調解小分隊”等6980支法宣服務隊伍活躍在基層一線,將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帶到群眾(zhong) 身邊,傳(chuan) 播到群眾(zhong) 心中。
“哪裏有群眾(zhong) ,哪裏就有調解組織;哪裏有矛盾糾紛,哪裏就有調解工作。”州委統戰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甘孜州堅持調解組織全域化、調解隊伍專(zhuan) 業(ye) 化思路,建強鄉(xiang) 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成立涵蓋44個(ge) 行業(ye) 領域的調解專(zhuan) 家庫,健全完善勞動人事、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等專(zhuan) 業(ye) 調解組織,探索建立跨區域、跨領域的多元化解機製。
甘孜州先後優(you) 化“多網合一”網格4455個(ge) ,落實4892名政法幹警和機關(guan) 幹部聯係網格,組建馬背巡防隊等1832支1.4萬(wan) 餘(yu) 人。如今,5000多名網格員、3.2萬(wan) 名群防群治人員和19萬(wan) 餘(yu) 名平安誌願者活躍在大街小巷、草原山頭。
此外,“石榴籽”工作室、“甘孜綠芽”平台、背包警務、“洞噶波”法宣等一大批甘孜特色治理品牌,推動實現治理機製從(cong) 碎片到係統、治理基礎從(cong) 薄弱到夯實、治理方式從(cong) 單一到多元的轉變。
今時今日的甘孜,法治甘孜建設蹄疾步穩,平安甘孜根基堅實穩固,各民族經濟發展一盤棋、社會(hui) 保障一張網、文明進步一家親(qin) ,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在這個(ge) 大橫斷山區核心地區,一幅社會(hui) 和諧、民族團結、平安和美的圖景正鋪展開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白玉縣德西村做強“菌”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筆者走進白玉縣蓋玉鎮沙馬鄉德西村菌類加工廠房和銷售超市建設現場,一座兩層樓房已具雛形,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開展混凝土澆築、木板拆卸等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詳細] -
白玉縣阿察鎮借力區位優勢敲開鄉村“致富門”
近年來,阿察鎮立足實際,積極探索鄉村發展,立足村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因地製宜、科學謀劃,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詳細] -
國網甘孜供電公司合力調試突破高原檢修工作 “第一次”
220千伏榆林變電站作為康定片區的骨幹站所,承擔著片區電力供應及清潔能源外送的重任,站內母線保護裝置,關係著站內兩台主變、4條220千伏線路的正常運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