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興產業 強村富民保增收——白濟汛鄉永安村黨建聯農帶農典型案例
維西縣白濟汛鄉(xiang) 永安村依托黨(dang) 建引領,立足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積極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了強村富民。其中,維西益參種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被評為(wei) 州級示範合作社、聯農(nong) 帶動示範社,維西丫口蜜蜂養(yang) 殖合作社被評為(wei) 縣級示範社,二代野豬繁育基地獲評“雲(yun) 南省規範化示範養(yang) 殖場”稱號,被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和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合作經濟指導司高度肯定。
建強黨(dang) 組織,造好引領發展的“火車頭”。該村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由村委會(hui) 主任任合作社理事長,村監委會(hui) 主任兼任合作社監事長,黨(dang) 組織在生產(chan) 經營中積極幫助合作社把方向、解難題、爭(zheng) 權益。同時邀請維西供電分局等支部聯建單位為(wei) 合作社出點子、找銷路、傳(chuan) 經驗,推動村社產(chan) 業(ye) “一盤棋”謀劃和協同發展。充分發揮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定期開展共產(chan) 黨(dang) 員戶掛牌亮身份、作承諾活動,組織黨(dang) 員爭(zheng) 當黨(dang) 員示範戶、黨(dang) 員脫貧戶、黨(dang) 員致富能手,推動合作社內(nei) 102名黨(dang) 員和貧困戶建立結對幫扶關(guan) 係,帶領成員比技術、比服務、比貢獻,先後將22名黨(dang) 員培養(yang) 成為(wei) 生產(chan) 經營能手,將9名生產(chan) 經營能手培養(yang) 成黨(dang) 員,形成黨(dang) 建強社、村社共建局麵。
規劃先行,擘畫產(chan) 業(ye) 發展的“作戰圖”。該村依托“幹部規劃家鄉(xiang) ”專(zhuan) 項活動,先後征集50餘(yu) 條規劃,充分利用立體(ti) 氣候因地製宜發展了三個(ge) 產(chan) 業(ye) 帶,即高半山區以百花蜜,中藥材、白芸豆、蘋果種植等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帶;半山區以泡核桃,黑烏(wu) 雞、生態豬、肉牛養(yang) 殖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帶;沿江河穀地區以水果采摘、苗圃培育、蔬菜種植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帶。先後投入1141.98萬(wan) 元建成年出欄1000頭以上仔豬規範化繁育基地、年出欄800頭以上生態豬育肥基地、年出欄5萬(wan) 羽的竹斑雞苗孵化基地、年出欄1萬(wan) 羽的黑烏(wu) 雞養(yang) 殖基地、巴倮辣椒種植基地、大村木香基地、大村蘋果基地、永安村飼料加工廠、巴倮農(nong) 貿市場等,形成以合作社為(wei) 載體(ti) 、7大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柱的“1+7”產(chan) 業(ye) 布局。
規範平台,織密利益聯結的“保障網”。維西益參合作社以建章立製為(wei) 基礎,持續優(you) 化議事決(jue) 策程序,將“以規範促發展”的經營理念貫穿始終,在成立之初堅持一個(ge) “全”字。建立健全理事會(hui) 、監事會(hui) 、成員代表大會(hui) 等決(jue) 策監督機構,完善崗位責任製度、財務管理製度等一整套內(nei) 部管理機製,聘請專(zhuan) 職財務人員2人。在經營過程中貫穿一個(ge) “實”字。嚴(yan) 格落實成員代表大會(hui) 製度,重大決(jue) 策事項堅持“一人一票”進行民主表決(jue) ,成員代表大會(hui) 每年召開2次以上,認真執行合作社財務製度和會(hui) 計核算辦法,設立成員賬戶,財務報表每年公開2次。在發展實踐中突出一個(ge) “活”字。合作社根據自身業(ye) 務發展適時變更營業(ye) 執照,修訂章程,重新劃分管理片區,使合作社製度管理不斷適應經營發展的需要,保證管理製度隨時“能用”“管用”,以製度推動科學管理,以製度規範經營發展。在完善資產(chan) 折股量化中實現一個(ge) “新”字。村黨(dang) 總支整合定點扶貧專(zhuan) 項資金、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黨(dang) 建促脫貧資金、扶貧公司投資資金等合計1154.98萬(wan) 元,代表村集體(ti) 入資合作社;農(nong) 戶采用“建檔立卡戶自願入+幫扶責任人幫入+盈餘(yu) 分紅複入+非卡戶自願入”的出資方式,共有247戶農(nong) 戶入資合作社45.6萬(wan) 元。結合村情社情,將農(nong) 戶所有及合作社生產(chan) 所需的勞務、土地、物資等多種要素作價(jia) 入資,目前,全村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已全部入資合作社。對公積盈餘(yu) 進行二次分配,20%的盈餘(yu) 分配給黨(dang) 總支列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收益,80%的盈餘(yu) 由入社成員按出資比例分配。
優(you) 化環境,築牢人才培養(yang) 的“服務台”。該村以適度激勵入股承包的模式,激發致富帶頭人積極性。通過對外發布承包公告,競爭(zheng) 性談判等方式,把永安村畜禽飼料加工廠、生豬養(yang) 殖場的經營權優(you) 先發包給本村能人運營,在政策、技術上給予支持,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根據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需要,建立永安村人才體(ti) 係,納入專(zhuan) 項培養(yang) 20人,開展高山洋芋種植、枇杷等水果種植、生豬養(yang) 殖培訓各1期,惠及300餘(yu) 人次。投入培訓資金13萬(wan) 元,培養(yang) 專(zhuan) 職財務人員2人,助力人才成長。
拓寬渠道,打通價(jia) 值提升的“腸梗阻”。該村積極與(yu) 各方市場主體(ti) 對接,拓展訂單生產(chan) ,千方百計增加市場份額,合作社實現經營收入197.2萬(wan) 元。與(yu) 維西縣特色農(nong) 業(ye) 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和哼哈農(nong) 業(ye) 科技公司簽訂訂單銷售協議,將合作社收購的雞、豬、蜂蜜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遠銷廣州、上海、福建、台灣等市場。與(yu) 迪慶供電局、白濟汛鄉(xiang) 中心完小、維西縣菜市場永安村生態豬定點供銷點等聯係,幫助農(nong) 戶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166萬(wan) 元,進一步堅定了群眾(zhong) 緊跟合作社謀發展、促發展、同發展、快發展的信心和決(jue) 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迪慶消防這五年”專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11月3日上午,“迪慶消防這五年”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州新聞發布廳召開。[詳細] -
迪慶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
今年以來,迪慶州各級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宗旨,綜合施策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全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詳細] -
為了農民工的權益
勞資糾紛一直是困擾農民工利益的民生問題。德欽縣勞動仲裁和勞動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們下鄉一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在輪軸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