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真切,上海曼巴!”——記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人民醫院院長朱鑫璞
下鄉(xiang) 義(yi) 診。朱鑫璞供圖
新建學科(部門)10個(ge) ,升級學科(部門)5個(ge) ,籌建學科(部門)11個(ge) ;購置青海省唯一的“移動醫療一體(ti) 車”,率先在高原縣級醫院中實現應用“移動CT遠程智能專(zhuan) 家影像會(hui) 診”;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人民醫院的服務量居果洛州各縣醫院之首……一年多來,朱鑫璞帶領團隊援助果洛成果豐(feng) 碩。
朱鑫璞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幹部人才。2022年7月,時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的朱鑫璞,來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人民醫院,開啟了他的援青生涯。
“看病貴、看病遠、看病難”是長期困擾高原農(nong) 牧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如何讓高原農(nong) 牧民享受上海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朱鑫璞和他的團隊精準發力,推動軟件與(yu) 硬件同步建設,助力果洛州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今年7月,一位牧民在瑪沁縣人民醫院的“移動醫療一體(ti) 車”上順利完成CT檢查。這項遠程影像會(hui) 診技術創新性地融合了“車載高清CT成像技術、5G遠程通訊技術、AI輔助診斷技術、影像專(zhuan) 家複核會(hui) 診”等多項技術和工作機製,特別有助於(yu) 解決(jue) 地廣人稀的高原地區CT配置困難、影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缺乏等醫療資源缺乏問題。
朱鑫璞說,瑪沁縣人民醫院目前擁有青海省唯一載有40排CT的“移動醫療一體(ti) 車”。有了這項技術,上海的醫生可以實時會(hui) 診2700公裏外的瑪沁縣人民醫院的X線、CT以及磁共振等影像檢查資料。“AI輔助診斷軟件+影像專(zhuan) 家雙複核”確保了遠程影像診斷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在朱鑫璞的努力下,這項融合多項醫療和通訊領域高科技的“移動CT遠程智能專(zhuan) 家影像會(hui) 診”得以在我國高原縣級醫院中實現應用。
朱鑫璞團隊還先後引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累計25項,尤其是能夠獨立開展的開顱手術和微創顱內(nei) 血腫清除術、超聲/CT引導下穿刺術、骨折內(nei) 固定手術等,填補了當地醫療的曆史空白。
如何打造瑪沁縣人民醫院文化?擔任院長的朱鑫璞在深入調研後,決(jue) 定將“敬畏生命、追求卓越”固化為(wei) 醫院文化。
他麵向全院講授《如何成為(wei) 一名有溫度有流(留)量的醫者》《追求卓越》《新時期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牢固樹立黨(dang) 紀觀念、爭(zheng) 做遵紀守法模範》等,引導全體(ti) 醫務人員始終站在患者角度持續改進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在“傾(qing) 盡全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醫療資源”為(wei) 病人服務理念引導下,帶領全體(ti) 醫務人員克服一個(ge) 個(ge) 困難,用一例例成功的救治案例,不斷提升醫務人員的自信心,實現醫院全年無休門診。
在瑪沁縣人民醫院,朱鑫璞重點加強了公立醫院黨(dang) 建、組織管理架構和重點學科群建設,以及完善了相應的匹配製度,一年來新建學科/部門10個(ge) ,升級學科/部門5個(ge) ,籌建學科/部門11個(ge) 。尤其在手術相關(guan) 學科群、急救相關(guan) 學科群、公共衛生學科群、遠程醫學中心實現了曆史新突破。
2022年10月的一天,27歲的藏族青年謝日專(zhuan) 程到瑪沁縣人民醫院,感謝挽救他生命的援青醫護人員:“掛真切,上海曼巴(藏語“謝謝,上海醫生”)!”
事情要從(cong) 當年9月說起,謝日在一次聚會(hui) 後出現劇烈腹痛,隨後前往瑪沁縣人民醫院就診。經醫生仔細檢查評估,確診為(wei) 急性重症膽源性胰腺炎,病因考慮膽總管結石引起膽胰管阻塞。因病情危重、進展迅速,患者、患者家屬,甚至部分醫務人員都感到信心不足,準備將其轉運至500多公裏外的西寧救治。
朱鑫璞得知後,第一時間來到患者麵前,仔細詢問病史、查看體(ti) 征、全麵了解病情演變進展。在贏得謝日和他家屬的信任後,召回了已經辦理好出院手續的謝日,帶領上海組團式援青醫療隊、邀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戚大川教授,聯合青南支醫專(zhuan) 家迅速開展遠程多學科聯合診療。
經過近兩(liang) 周的努力,在多學科聯合診治下,謝日的膽胰管阻塞順利解除,感染得到了有效控製,糾正了水、電解質紊亂(luan) ,以及內(nei) 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紊亂(luan) ,營養(yang) 不良也得到了糾正,謝日順利康複出院。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2023年7月3日,為(wei) 了2名牧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安全,邀請了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15名醫學專(zhuan) 家開展了為(wei) 期150餘(yu) 分鍾的遠程多學科會(hui) 診,有效解決(jue) 了醫療過程救治中的痛點和難點。
傳(chuan) 奇的是,朱鑫璞還在萬(wan) 米高空上救過人。今年4月,從(cong) 青海果洛飛往西寧的MU9922航班上,一名乘客突發不適陷入意識模糊狀態,恰巧朱鑫璞和同事就在這個(ge) 航班上。當得知有乘客突發身體(ti) 不適,朱鑫璞迅速來到該乘客身邊,組織同事和空乘人員緊急處置,在快速了解病史、迅速疏散鄰座乘客後,使患者平躺改善腦血流供應,控製呼吸並給予吸氧、補充糖水和心理安慰。通過積極施救,15分鍾後患者神誌轉清、身體(ti) 緩緩恢複、生命體(ti) 征逐漸穩定。事後朱鑫璞說:“作為(wei) 醫生,這些都是應該的!”
“我們(men) 將肩負起援青幹部的職責與(yu) 使命,通過引入更多東(dong) 部地區的優(you) 質醫療資源和先進醫療技術,讓當地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為(wei) 青海的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朱鑫璞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上海援青醫生邱筱煒:“好曼巴”讓高原牧區群眾“心”安
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心內科邱筱煒與其餘三位來自不同單位的醫師滿懷熱忱對口幫扶青海,成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第一批援建專業型人才。 [詳細] -
浙江援青醫生陳水芳:多做好事善事
“留給我們奉獻高原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援青時光,把最好的經曆和技術留給青海,做一個有情懷、有價值的援青人。”浙江醫療援青專家、海西州人民醫院院長陳水芳日前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詳細] -
高原上的“好曼巴”:浙江援青醫生留下“帶不走”的禮物
在近一年的工作中,胡海平不僅帶去了精湛的醫技,也幫助當地加強醫療培訓,留下了“帶不走”的禮物,贏得了當地民眾的讚譽,被人們稱作高原上的“好曼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