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城縣以法治之力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法治興(xing) 則國興(xing) ,法治強則國強”。近年來,鄉(xiang) 城縣司法行政係統堅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大工作力度、更實工作舉(ju) 措,紮實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法治同行”活動,深耕糾紛調處、細作法律服務、厚植法治沃土,以法治之力譜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
“深耕”糾紛調處,夯實平安根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cong) 創建“楓橋式”司法所、培育“彩虹橋調解室”品牌入手,提升涉農(nong) 領域人民調解質效。緊盯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人員,堅持村(社區)每周1次、鄉(xiang) (鎮)每半月1次、縣級每月1次“巡回式”“拉網式”排查,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矛盾不上交”。今年來,共排查矛盾糾紛830餘(yu) 個(ge) ,發現並調解117件次,調解率、成功率、履行率均為(wei) 100%,真正做到農(nong) 村矛盾糾紛見底清零,有力築牢了社會(hui) 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細耕”法律服務,築牢為(wei) 民根基。堅持“高效、快捷、惠民”服務理念,暢通涉農(nong) 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鄉(xiang) (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72個(ge) ,為(wei) 中心和工作站配置法律服務智能終端機11台,微信公眾(zhong) 號(鄉(xiang) 城縣司法局)連接“12348”法網和四川法網,以“線下+線上”雙驅動方式,實現法律服務“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同時,對涉農(nong) 法律事項實行受理、審查、指派、辦理“四優(you) 先”原則,對農(nong) 村弱勢群體(ti) 減化辦事流程、縮短辦理時限,為(wei) 年老、行動不便群體(ti) 提供預約受理、上門服務,真正實現“家門口”“零距離”法律服務。今年來,共解答法律谘詢200餘(yu) 人次、辦理援助案件18件次,援助率達100%,有效維護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精耕”法治建設,厚植治理根基。堅持“力量下沉、服務下傾(qing) ”,積極打造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法治文化陣地,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複核、創建工作和“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範戶”培育。利用黨(dang) 員律師進鄉(xiang) 村、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坐診”等形式,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深入宣傳(chuan) 民法典、《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開展村規民約“法治體(ti) 檢”。今年來,共開展送法進鄉(xiang) 村220餘(yu) 場次、受教人數達3萬(wan) 餘(yu) 人次,推薦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1個(ge) ,建成縣級國家安全主題教育陣地1個(ge) 、重點鄉(xiang) 鎮法治文化陣地2個(ge) ,培育鄉(xiang) 村“法律明白人”360名、學法用法“示範戶”60戶,實現鄉(xiang) 鎮、村(社區)法律顧問全配備,持續以法治之力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蓄勢賦能,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瀘定縣牛背山村集體經濟見成效分紅增收感黨恩
12月6日,瀘定縣興隆鎮牛背山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大會在牛背山別院舉行,村民們齊聚一堂、熱鬧非凡,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1350名村民共計領到135000元分紅資金,真正實現了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詳細] -
革命老區種出“致富果”
今年60歲的賀先雲所在的嵐安鄉,位於瀘定縣城東北方,距縣城27公裏,四周被五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包圍。[詳細] -
石渠縣法院首設7+2青藏高原、黃河文化生態保護警示教育基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工作要求,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有效貫徹實施,切實發揮生物多樣性保護警示教育基地的宣傳警示作用,教育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成為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堅...[詳細]
新利平台微博
新利平台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