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厚植生態底色 永葆大湖澄澈

發布時間:2024-01-22 10:32:00來源: 青海日報


青海湖景色。魏雅琪 攝

  這是一灣形似月牙的小湖泊,麵積不大,水流平緩。七八年來,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度裏,它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青海湖沙島地區的一方小天地裏,看漫卷黃沙侵襲兩(liang) 岸,聽青海湖水波濤翻湧。

  歲月更迭,時光變遷,隨著青海湖生態係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加大,隨著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這灣小小湖泊也舊貌換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如今的它,依然靜臥在那方天地裏,但是跟以前大不一樣的是,它的湖麵麵積明顯增大,水流更為(wei) 清澈,曾經環繞四周的黃沙地,也披上了深深淺淺的綠裝。

  一灣小湖泊的生態變化,濃縮了青海湖的生態變遷:

  近年來,青海全麵推進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態功能不斷恢複,“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趨於(yu) 平衡,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青海湖水質優(you) 良率達100%,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60%,濕地保護率達69%。同時,濕地麵積持續增加,高密度植被覆蓋率持續擴大,整體(ti) 生態功能持續增強;保護區沙地、裸地、鹽堿化土地麵積持續減少;保護區內(nei) 保護功能性用地保持不變。

  修複——堅持“靶向”治理,深入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修複

  初冬時節的青海湖,寧靜內(nei) 斂,水波浩渺,飛鳥翔集,景色如畫。

  青海湖既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青海生態形象的一張亮麗(li) 名片。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青海湖重要的生態安全地位,放眼流域、綜合施策,以維護生態係統原真性、完整性、多樣性為(wei) 重點,推進生態保護修複,用生態之力持續恢複青海湖勃勃生機。

  科學提出構建青海湖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推進青海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示範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生態文明製度創新示範區、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先後實施草地治理、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濕地保護與(yu) 修複等一係列保護工程。

  在強化修複治理方麵,先後投資2.5億(yi) 元實施濕地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監測體(ti) 係建設、保護能力建設等重點生態保護項目。實施入湖河流自然岸線修複工程,對布哈河大橋下遊2320米河岸等區域進行生態駁岸修複,有效緩解河道側(ce) 向侵蝕嚴(yan) 重而造成的岸坡坍塌、河岸擴張、淹沒民居和草場、水土流失、草場沙化等問題。

  實施剛毛藻綜合治理工程,在以往剛毛藻治理研究的基礎上,立足鳥島濕地、泉灣濕地、哈達灘濕地等剛毛藻重點暴發區域,實施剛毛藻打撈、陸上殘體(ti) 清除、湖濱帶生境改善、沉水植物保根切除和水生植物自然恢複促進等工程,截至目前,累計投資9505萬(wan) 元,治理麵積1200餘(yu) 公頃,打撈濕剛毛藻9.94餘(yu) 萬(wan) 噸,剛毛藻年度爆發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保護——堅持依法嚴(yan) 格保護,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監管治理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被譽為(wei) 高原藍寶石,保護好青海湖的生態環境有助於(yu) 維護區域生態平衡,有助於(yu) 沿湖地區特色旅遊業(ye) 和經濟發展。

  青海自上而下堅持凝聚合力,高質量推動青海湖生態文明建設,目前,青海湖生態係統保護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點源治理,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建成日處理規模分別為(wei) 1000噸和3000噸的黑馬河鄉(xiang) 、二郎劍景區汙水處理廠,剛察縣汙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對鳥島汙水處理站擴容提質和完善配套管網等工程,入湖汙染負荷大幅降低。

  麵源防控,持續加大保護區監管力度。在保護區邊界、核心區邊界設立警示牌;完成2021年涉及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11處人類活動衛星斑塊的實地核對、查驗和結果上報;“綠盾”2017—2019問題整改銷號通過省級核查認定。

  聯動執法,防範環湖生態環境風險。聯合地方政府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專(zhuan) 項行動、垃圾清理整治、清漂專(zhuan) 項行動、旅遊亂(luan) 象整治、“清風行動”以及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巡護等生態環境監管治理行動,嚴(yan) 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wei) ,合力推動青海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如今,站在青海湖邊眺望,微風輕拂,水天相接。這樣引人入勝的美景,來自青海不斷加大青海湖生態係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力度的努力和實踐,有數字為(wei) 證:

  2021年,青海湖水麵麵積恢複到4625.6平方公裏,較2012年增大220平方公裏,湖體(ti) 容積增加100億(yi) 立方米,達到899.91億(yi) 立方米,達到青海湖恢複期曆史最大值。

  青海湖周邊草地覆蓋改善麵積占比從(cong) 2012年的57.6%上升到70.5%,退化麵積占比從(cong) 31.4%下降到23.7%,草地綜合植被蓋度達60%、濕地保護率達69%。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強化生態保護 厚植綠色底蘊

    W020231122589455087411.png
    青海湖的生態保護,厚植了我們的綠色底蘊,也塑造了我們的綠色未來。我們期待著這片藍色的湖泊在我們的保護下,能夠持續煥發繁榮與生機勃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詳細]
  • 逐綠而行,探索可保護能發展得實惠共贏之路

    碧波蕩漾,魚翔淺底,牛羊成群,飛鳥翱翔……青海湖水位持續上漲,草原植被修複披綠,改善了當地野生動植物和鳥類棲息環境,也改善了整個環湖地區的生態環境,讓環湖群眾持續分享到生態紅利。[詳細]
  • 青海湖“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趨於平衡

    10月15日,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青海湖流域生態功能不斷恢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主要表現為“三增、三減、一不變”,高原獨有的“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趨於平衡。[詳細]